實在是太詭異了,這寶鈔還沒有正式的發行,銀子的火耗卻是實打實的出來了。
最起碼京城的大商戶們別管多大的,都接到了衙門的通知——凡是使用寶鈔繳稅納賦的不收火耗,使用銀子銅板的,每一兩銀子要加收五文錢的火耗錢。
民間不管是百姓還是商戶都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就算是咱們承認這寶鈔的麵值,官府也照樣認可,用這玩意繳稅納賦都行,可是這玩意在哪兒呢?誰手裏有?
沒有你個卵蛋?
別不是官府又是打算弄什麼新的名頭多收點兒銀子吧?
總之,民間百姓和普通商戶們的思維在這一刻得到了無限的擴展,開始往崇禎皇帝打算多收銀子這方麵聯想。
甚至於連皇帝打算多建幾個園子的謠言都開始冒頭了。
而操蛋的是,民間百姓自己傳出來的謠言,連誹謗君王這個罪名還夠不上,錦衣衛有氣都沒地方撒。
緊接著鹽政衙門那邊兒也傳出來了風聲,凡是使用寶鈔買鹽,還是原來的價格,至於銀子,不好意思,要收火耗。
而在此之前,崇禎皇帝就已經從工部和匠做監裏抽了一部分人,又從二十四局裏麵抽了一部分死太監,共同組成了一個新的衙門。
少府。
大漢朝是有少府這個機構的,到了偽元的時候才算是廢棄掉,大明朝自然也就沒再設置這個機構。
但是崇禎皇帝卻又再一次的把這個機構搞了出來,專門掌管著比如鹽政一類的事關民生的事情。
相當於後世沒事兒就找央媽哭窮要救濟的國企。
當然,大明版的少府跟秦漢時的少府和後世的國企還不完全一樣。
秦漢時的少府有兩項職能,其一負責征課山海池澤之稅和收藏地方貢獻,以備宮廷之用;其二負責宮廷所有衣食起居、遊獵玩好等需要的供給和服務。
後世的國企,很多一部分是真的鬧心。比如移不動和聯不通,都受著工信部這個惡婆婆的管,有苦沒地兒。
大明版的少府則是把這兩部分給合二為一了。
簡單點兒,既要搞鹽政這種賠錢的事兒,也要搞香水這種斂財的事兒。
如果鹽這種東西的需求量不是很大,或者民間百姓對於這個價格還不夠敏感的話,剩下的香水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少府專營的一些東西也傳出來這個風聲,可就真要了命了。
京城許多富貴人家的大老婆妾的都發現了香水漲價了,原本就貴,現在更貴。
再這麼下去,買不起香水,如何得到自家老爺的恩寵?沒了恩寵,這日子還怎麼過?
至於那些個跟官方大老爺們糾葛不斷的豪商們則是很著急。
回收火耗的決定已經出來了,寶鈔的事兒也是板上釘釘的,可是這寶鈔始終不見個蹤影,真等到哪一要交商稅的時候,這火耗可就要了命了。
一兩銀子的稅五文錢火耗,可是大家夥兒誰每個月隻交一兩銀子?誰家不是幾百兩幾千兩甚至於幾萬兩的稅?
一個月看著這火耗不多,可是一年呢?
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著莫名其妙的少了一大截,心疼!
然而讓人蛋疼的是,直到崇禎九年的年,這新的寶鈔還是隻聞不聲,不見其蹤。
直到崇禎十年的新年,崇禎皇帝大賞群臣的時候,崇禎寶鈔才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被崇禎皇帝賞給了一些臣子。
然後?就沒有什麼然後了。
寶鈔一樣沒有發行,民間一樣兒沒有,至於得到了寶鈔的一眾大臣們在最開始的時候還打算把這些寶鈔花出去,但是等拿到手裏以後又放棄了這個想法。
就算是傻子都能看出來,以後崇禎皇帝肯定要發行這東西,而自己這些人手裏麵的可謂是第一批,光是寶鈔上麵的明·崇禎九年·甲的編號就已經意味著是靠前的一批了。
對於這樣兒的寶鈔,不拿回家供起來還拿出去花?傻了是不是?
然後崇禎皇帝一臉懵逼的看著滿朝文武的騷操作,隻能表示一個大寫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