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開始玩收藏了?
不過轉念一想,崇禎皇帝也釋然了。
有道是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延綿二百多年近三百年的大明現在應該算是盛世了,雖然災總是不斷,可是玩古董和收藏的風氣已經起來了。
連他娘的宮中藏書都莫名其妙的被大臣們順走過很大一部分,錦衣衛到現在還在追查這些藏書的下落。
再然後崇禎皇帝也發了狠,打算把正德年間和正德之前發行的那些個寶鈔給盡數兌換了。
等值兌換,拿著一貫的寶鈔就能換一兩銀子。
為此,崇禎皇帝還專門拿出了三千萬兩的銀子打算用做準備金,
目的就一個,無論如何也得把寶鈔的信用給炒作回去。
然而讓崇禎皇帝目瞪口呆的是,民間在一開始零零散散的兌換了不到五百萬兩的寶鈔之後,就再沒有人兌換了。
崇禎皇帝黑著臉望向了郭允厚:“郭愛卿不是之前的寶鈔兌換約摸需要三千萬兩麼?如今不到五百萬兩,究竟為何?”
郭允厚也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按照戶部的查驗,正洪武年間到正德年間發行出去的寶鈔別是三千萬兩了,就是三十萬萬兩也有了。
就算是各種損毀,被人拿去擦了屁股,剩下的那些怎麼著也得有個兩三千萬兩才能全收回來。
而且在已經聲明了這些寶鈔已經不能再流通的情況下,百姓們誰還願意留著這些廢紙不成?
總之這回寶鈔的發行,處處都透著一股子詭異。
見郭允厚無言以對,崇禎皇帝幹脆吩咐王承恩道:“著田爾耕部查明原因。”
不行,寶鈔這事兒得弄個明白,五百萬兩這事兒太他媽邪門了,別不是有什麼人在憋在壞呢吧?
畢竟光是京城中的勳貴們手裏就得有個上千萬兩才正常,這些人不換成銀子的?
但是錦衣衛回報回來的消息讓崇禎皇帝更蛋疼——大部分都已經被拿去擦了屁股,沒了。
至於剩下的那些,大家夥兒手裏有,但是不兌換,就打算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代的傳下去。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大明朝的這些勳貴們玩的比後世還溜——現在民間沒有這玩意了,朝廷還想收回去後統一焚燒,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之前的寶鈔就絕了,再也找不到了。
雖然這東西現在不怎麼值錢,但是以後的事兒誰能的準?隻要大明不滅,這玩意早晚有一會值錢不是?
現在一兩銀子就想收回去一貫麵值的寶鈔?呸!
崇禎皇帝無奈了,隻能是再一次的佩服大明人會玩——收藏的概念不會現在就被這些混帳東西們給炒作起來吧?
田爾耕同時還回報過來另外一個消息——民間對於崇禎寶鈔發行的事兒沒多大熱情,但是京城大大的商戶們則是望眼欲穿翹首以盼,就等著崇禎寶鈔的發行了。
詢問過郭允厚之後,崇禎皇帝最終決定先發行一千萬兩的寶鈔——國庫裏現在就有三千多萬兩銀子,正好可以拿出一千萬兩來下發到京城的那些個票號,或者銀行網點。
托崇禎皇帝在穿越者培訓中心學習的福,讓大明的商戶們感覺惡心或者感覺沒什麼空子可鑽的新政策出來了。
在所謂的銀行網點裏麵兌換寶鈔和銀子,同樣需要加收火耗。
也就是,一兩銀子能兌換一貫麵值的寶鈔,一貫麵值的寶鈔兌換銀子就得收五文錢的火耗。
許多一開始來排隊打算試試能不能兌換的商戶一咬牙一跺腳,老子不換了!
商戶們有自己的打算——現在寶鈔跟銀子,在官府那邊兒是等值的,能鑽的空子簡直不要太大!
怎麼鑽這個空子?
老子正常收銀子,手裏現在有的這些寶鈔就拿來交稅行不行?
這樣兒一來,銀子不還是落自己手裏了?寶鈔這東西,需要的時候去那些所謂的銀行去換不就行了?
至於那些個泥腿子的寶鈔,他們手裏哪兒來的寶鈔?
再然後,田爾耕把京城百姓們的反應報給了崇禎皇帝:“百姓們要求多加發一些寶鈔,現在有的這些都已經落在了那些個商戶的手裏,百姓們因為交稅要多交火耗這事兒很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