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三十四、東海龍宮(1 / 3)

羅逸在海島上葬好赤腳大仙,鄭重的磕了幾個頭。此時夕陽已下,白月初升,遠望大海,一片渺茫。回去洞府中,歇了一夜,已覺得饑腸轆轆。尋了些吃的,心想:此處離大陸甚遠,如何回得去?

待填飽了肚腹,便尋了那大斧來,一路上山,采伐樹木,又用藤葛編了韁繩,將樹木砍得齊整,用韁繩縛結實了,就是個筏子,拖到海邊。又斫了根竿,一把水槳。這才拍拍手道:‘糙是糙了點,但願能劃得過去。’自洞府中撿拾的吃食,也綁縛在筏子上,然後推筏下海,乘浪西去。

日月更迭,風雲變幻。一日,羅逸正賣力劃槳,忽然狂風大作,烏雲闕起,大雨傾盆而至,夾著閃電,撕裂天空。海浪湧起,高如城牆,直把木筏撩到浪尖,又重重摔下。羅逸力氣卻大,手指如鉤,扣進樹木裏,竟扣出洞來。誰知韁繩卻經不住,‘啪’的一聲斷開來,樹木四散,筏不成筏。羅逸跌落水中,緊抱著一根木料不放,卻發覺腳上被東西纏繞,隻往下拽,連同木頭一起拉入水中。

羅逸在水中卻不覺悶,反倒清醒,低頭看那事物,不禁駭然,竟是一隻八爪大章魚。這章魚正乘著風暴前來覓食,可巧抓到了羅逸,卻不知是個龍孫。

羅逸見那章魚呆頭傻腦,正鼓著眼泡瞪著自己,不知是吃是放。他不禁念動咒語,那蠢物似乎開了竅,趕緊鬆開觸角,繞著他舞動起來。羅逸不理他,正待上去海麵,卻瞥見海底有座牌坊。一時好奇,遊了過去,隻見那牌坊由白玉砌成,雕著遊龍,嵌著翡翠,流光溢彩。牌坊正中篆著四個大字—東海龍宮,又有對聯道:一宮共主,垂拱而治,水族永昌泰。萬水歸流,東海福地,日月無壽期。羅逸隔著牌坊遙望,見遠處正有一座宮殿,晶瑩剔透,冒著霞光。

一時躊躇,不知進退,卻見一怪提一把鋼叉遊過來,在沙地上立定,衝羅逸道:‘汝是何人,來此作甚?’

羅逸看那怪身披護甲,闊嘴尖牙,一雙鼓泡眼正瞪視自己。忙躬身行禮道:‘小可羅大,途徑此處海麵,不想遇到大風浪,因而墜落至此。見有龍宮,便想向尊上討一副舟楫。’

那怪打量羅逸道:‘你乃龍族,何懼風浪?’

羅逸不敢提身上有傷,恐遭它害。隻得道:‘路途漫漫,須舟船歇腳。’

那怪好奇道:‘如何個路途漫漫?’

羅逸道:‘自東天至大陸。’

那怪道:‘你自東天來可遇見我家公主?’

羅逸知他說的是三公主,倒也擔心她與常福的安危,且不管她會否受龍王責罰。如實相告道:‘我曾在東天陰陽山見過三公主,卻不知她現下在何處?’

那怪見他認得三公主,趕忙對他道:‘你且隨我去見龍王,自有好處。’說罷轉身就走。

羅逸見他轉眼便要遊得遠了,趕忙跟上,好在腳下有藕絲步雲履,倒也遊得快。到了龍宮前,有蝦兵把守,那怪亮出腰牌,即被放行。領羅逸宮闕下,羅逸抬頭看,見匾額寫著三個字-水晶宮,那宮殿飛簷鬥拱,華彩異常,似是用水晶堆砌。

進到殿中,有力士、宮娥。力士健碩魁梧,跨刀執戟,頸上係著黃巾;宮娥花容月貌,簪金戴銀,肩上披著紅帛。裏間正中安置著禦座,一人端坐其上,正是龍王。那東海之主身著袞冕,銀須銀發,高眉深目,直鼻方口,一幅慈祥模樣。禦座兩邊站有文臣武將,個個憨態可掬。

羅逸趨前下拜道:‘小子羅逸拜見陛下,願陛下龍體安泰,福澤無邊!’引他進來的妖怪早湊到龍王耳邊,言明一切。

龍王不言其他,卻指著羅逸腳下道:‘你所穿的可是藕絲步雲履?’

羅逸一愣,說道:‘正是。’

龍王道:‘你是北海龍裔,羅玄溟是你何人?’此時,北海已不複為龍族所有,龍王問起倒讓羅逸感覺親切。

羅逸道:‘乃是家父。’

龍王哈哈大笑道:‘原來是故人之子。’又收住笑容道:‘聽說令尊去了還真城,現下可好?’

羅逸又一愣,心道:東海到底遙遠,信息閉塞如此。便道:‘家父於三十年前去到中原,至今杳無音訊,不知是否尚在人世。’羅逸心中一直希望父親未死,能有和他相聚的一天。

龍王一摸胡須,說道:‘哦,寡人深居簡出,倒不知故人消息。賢侄如何去了東天,得遇小女?’

羅逸見龍王慈藹,便將如何因傷去東天,在陰陽山遇見公主,又如何為赤腳大仙三人所擒,流落至此,一一道來。隻未說莫邪山之事,一來涉及韓、歐兩家恩怨和誅邪劍,恐又生出事端。其次,以免泄露菩薩行蹤。其時,魔族當道,佛門凋零,而妖魔區別隻在善惡之間,若有人要不利於菩薩,則自己難辭其咎。

龍王聽了他言,便道:‘如此說來,小女尚在東天。那常福寡人也認得,不過他二人勢單力薄,殊不安全。你既身上有傷,可在此處盤桓幾日,寡人也好派太醫替你醫治。’

羅逸連忙道謝,心中卻想:這結症難治,憑你什麼太醫怕也束手無策。謝過龍王便隨侍女去別殿居住。一日之內,果有太醫前來問診。

那太醫瘦削矮小,白淨麵皮,一手替羅逸把脈,一手在絹帛上寫著病症。把脈畢,拿起絹帛對羅逸道:‘公子身強體健,真元充足。雖有些蠱蟲在體內吸食真元,卻也無大礙。小臣替公子開些鎮伏真氣的藥即可。’

羅逸奇道:‘我體內有數顆內丹,相互克製,又反噬元神,全靠蠱蟲抑製,怎會無礙,又何來真元充足之說?’

太醫搖頭晃腦道:‘公子的病灶確實特別,若小臣沒猜錯,您的體內有兩顆水丹,一顆土丹,一顆木丹。本該是木克土,土克水,相互殺伐。然而,如今木丹獨大,其餘各丹式微,且任其消解,那木丹若非地精造化之物,萬不能如此。又兼公子五行屬水,水木相生,因而說無礙。公子隻須將那木丹常加運用,自然能將其煉化。隻是那蠱蟲卻非在下能解,隻有請下蠱之人親手將其取出,否則,其亦會吸食木丹真氣,乃至危及公子性命。’

羅逸一聽,心中的石頭稍稍落了地,才想到那日在妖怪肚腹中吞食了內丹乃是木靈丹,又摸了摸肚子道:‘坐了許久,某倒有些覺著餓。’

太醫忙起身告辭:‘小臣再為公子開一副調和腸胃之藥,這便告退了。’

羅逸送走太醫,不久即有侍者送來飯食,皆是山珍海味,玉液瓊漿。羅逸隻聞著香味已口水直流,還哪管斯文,隻顧狼吞虎咽,少頃即風卷殘雲,吃個幹淨。那侍者尚未替他倒酒添菜,眼見便吃完了,瞧見他這等模樣,隻愣愣的傻站著。還道是北海來的龍孫,常處偏僻之地,從未見過珍饈佳肴。

羅逸吃罷,見侍者還在一側,不免尷尬,忙紅著臉道:‘某在海上漂泊許久,粒米未盡,一時急切,倒讓你見笑了。’

侍者哪裏敢笑,忙躬身道:‘公子吃得滿意便罷,小的這就去取熱水來。’一麵退下,一麵心想:這龍孫在海上能呼風喚雨,要些吃食有何難?卻在這裏遮掩,到底是未見過大世麵的人。他哪裏知道,羅逸落魄已極,隻差沒有向旁人行乞了。

羅逸將他的話聽進耳中倒很是受用,心道:到底是千年宮廷的做派,遠勝過凡家百姓。又得知身體無礙,心情大好,待洗罷臉,便去屋外遊覽。這龍宮甚大,殿宇層層疊疊,也不知有幾進幾重。恰好別殿之旁就有禦花園,羅逸走到其中,見珊瑚瑰麗,遊魚斑斕,又有亭台碑石,假山燈塔,四處懸著夜明珠,便在晚上也如白晝。

羅逸走到一株大紅珊瑚前,卻見珊瑚之下一紅衫女子正跪地祈禱。心中好奇,但又知宮中嬪妃女眷頗多,不敢打擾。剛要離開,那女子回過頭來,正是三公主。羅逸瞠目結舌,脫口道:‘三公主殿下!’一麵躬身行禮。

那女子一愣,見羅逸穿著灰白布衣,相貌堂堂,衣衫雖舊,腳下的鞋子倒是光鮮得很。也不起身,開口道:‘你是何人?’

羅逸笑道:‘公主貴人多忘事,我是羅逸,在陰陽山見過的。’

那女子道:‘你見過我妹妹?’一麵起身來對著羅逸。

羅逸愣道:‘妹妹?’

女子道:‘我乃二公主,隻因和妹妹長得像,常被外人認錯。你也是龍子?’

羅逸細看,果然不是三公主,三公主比之更明豔端方,且爽朗謙和,不似她這般冷漠。見她問起,羅逸便道:‘在下原是北海龍族,與三公主隻一麵之緣,因而認錯,還請殿下勿怪。’

二公主道:‘哦,你且隨意,我須回去更衣。’

羅逸施禮相送,待公主走遠了,才回過頭來啞然失笑。看那樹紅珊瑚,一個枝椏上正掛著個白玉墜子,是個佛陀。羅逸也拜了拜,忽見珊瑚叢中奔出一個娃娃,後麵跟了條大白鯊。那白鯊巨嘴利齒,洶洶而來,唬了羅逸一跳。不想它隻衝著那娃娃去了,對羅逸不屑一顧。羅逸好奇,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