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1)

給女兒的禮物

懷孕後,我就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應該記錄下孩子出生後成長的每一天。女兒出生了,她帶給我的是一個全新的生活。一開始,我被這種生活深深地吸引著,但伴隨著新奇的是一種勞碌,讓我無暇記錄下女兒成長的每一個過程。直到有一天,女兒讓我看她畫的畫時,我才意識到,女兒成長過程中的許多有趣和有意義的事正悄悄地從勞碌的生活中溜走了。我開始把女兒畫的畫收集在一起並剪貼下來,給這些畫配上相應的文字,取名《童童的畫》。一段時間,我用這種方式記錄下女兒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但是這種方式也沒能堅持下來,這一方麵緣於女兒對畫畫的興趣很濃,每天畫好多的畫;另一方麵也因為我比以前更忙碌了,沒有時間去剪貼,更談不上配文字了,隻是把女兒的畫收集在一起。

女兒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遷了新居,女兒轉學到我單位附近的小學上學。我每天乘公交車送女兒上學。有一段時間,我騎自行車送女兒。一天,女兒把外套忘到自行車筐裏,我拎著她的外套往辦公樓走的時候,從女兒的外套口袋裏掉出一個紙團,我揀起來一看,是和同學的談話。我強烈地感受到,女兒長大了,女兒需要溝通與交流、理解與關愛。

是的,女兒上學後,我和愛人就一直忙碌於家庭事務和各自的工作,與女兒的交流僅限於關注女兒的學習。身為母親,我常常疏於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及時地給予她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溝通與理解,使得女兒在物質條件比較優越的時候時常感到心靈的孤獨與寂寞。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我和女兒間的一種代溝,而這種代溝很大方麵是由我們這些做“大人”的造成的,尤其是我,可以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寫一本給女兒的書,記錄下女兒成長中有趣和有意義的事,寫下生活中善良的人們和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給女兒以自信和力量,讓女兒感受陽光般的生活,於是就產生了寫一本送給女兒的書的想法。

“童童,媽媽要為你寫一本書。”我堅定而自豪地對女兒說。

“真的嗎?媽媽,那你寫給我的書什麼時候才能寫成?”女兒興奮得連連問我。

“很快,大概一年時間吧。”我不假思索地對女兒說。

如今三年時間過去了,寫給女兒的書還沒有完成。去年歲末,一方麵我的工作崗位調整了;另一方麵心也不夠平靜,寫書的事暫時擱淺下了。

今年,女兒升入中學了,我想再過六年時間,女兒就要離開我去讀大學了。這一切仿佛恍若一夢,隻覺得自己才大學畢業,怎麼我的女兒又到了讀大學的年齡了?真是時不我待呀,看來寫給女兒的書無論如何也得完成。

我用了一年的時間,在工作之餘修改了以前創作的文章,又陸續寫了一些,書稿總算整理出來。

“張峰,寫給女兒的書該定什麼書名呢?”

我請愛人幫助商定書名。

“就取《讓我牽著你的手》吧。”

愛人從我的散文目錄裏選定《讓我牽著你的手》一篇作了書名。

無論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隻要我們擁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去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就會永遠牽住親情、友情、愛情的手,生活就會處處充滿陽光。

如今,《讓我牽著你的手》得以出版了,也算是我送給讀初中二年級,步入十三歲女兒的一份禮物。但願這本書能夠伴隨著女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這裏,我還要對一直關心、理解、鼓勵、支持我的親人、朋友及同事表示深深地謝意,真心祝願他們健康、平安、快樂!

作者

二○○六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