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環球探險》更多支持!
最近剛剛大學畢業,奮鬥了16年的學習生涯終於結束了,為了釋放一下學習壓力,便和幾位平時混的比較熟悉的好同學一起組織去旅行。
我們不愧是好朋友啊,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大家一致決定去距離中國約2000公裏的馬來西亞,並且乘坐海船過去。我們都知道這樣做會有大量時間在海上,既然有默契,就應該明白去馬來西亞就是為了享受。所以選擇走海路到達馬來西亞。
2010年7月4日天氣:多雲轉晴
今天淩晨5點30分,天還沒有大亮,飛機就從四川抵達海南島,我們一行五個人將從這裏開啟旅行之路。
我和我的大學同學崔思浩、劉誌安、王萍和孫曉如一起坐上了豪華的輪船,我們訂的是二等臥艙,盡管如此這也顯得有些奢華,什麼大型遊泳池,什麼高級飯店樣樣俱全。不愧是中國航船業最好的機構之一。
唯一的不足就是這艘大型油輪的船上人隻有寥寥幾十人左右,不過這一點也阻擋不了我們的好奇。崔思浩是大學裏是學習機械類的高材生,他對輪船當然很感興趣,自個兒去了解輪船的結構去了,剩餘的我們四人去參觀輪船去了。中午輪船便起航了,吃完山珍海味後我們就去休閑娛樂室,待到下午時分就去遊泳池裏嬉戲玩耍,天氣太好了,盡管船上的人並不算多,但各個場所都還比較熱鬧。我本來不想去,想安靜地看一下書,卻被劉誌安強行拖走了我,說我讀書讀瘋了,我無奈地陪著他在偌大的遊泳池上曬太陽。
下午吃完晚飯就回宿舍了,男生一間大臥室,女生一間小臥室。晚上,在船上像幽靈一般遊蕩了半天的崔思浩秘密地湊過來對我說:“李瑞林,你猜我在船上發現了什麼?”我白了他一眼:“怎麼,我們的機械高材生,你又在船上發現了什麼機械的奧秘了?”他搖搖頭,一副凝重的樣子,認真的對我說:“我沒跟你開玩笑,我今天在船上查看船的機械構造時,發現了一件極其危險的事。”看他那樣子不像在開玩笑,便示意他繼續說下去。他清了清嗓子:“我發現這艘船的鋼板所承受的水壓力不對勁,它的排水量越大,壓力越大,可這艘船已經超過它本生的載荷,船就會很深,水的壓強就會很大。這艘船一旦受到礁石撞擊,出現裂縫,壓力瞬間席卷船身,這艘船必破。還好這艘船救護船很多,不然······”我打斷了他的話:“你沒事別咒這艘船,你以為你在演“泰坦尼克號”,好歹這艘船也行駛了一年半。好了,該洗臉睡覺了。”一夜無話,隻有海風攜著海浪輕輕拍在船身······
2010年7月5日天氣:多雲轉中雨
早晨被柔和的海浪驚醒,正感歎老天爺賜予美好的一天,忽然想起昨晚崔思浩的話,細細想來也有一絲道理,不過這種念頭剛出現就被我強行打消了,我覺得我在那個“機械瘋子”的帶領下,也變得有些神經兮兮、杞人憂天。不想了,看看那兩個人,一人已離開不用看也知道是崔思浩,誰也不知道他會在什麼地方。看了看表,才七點一十三分,先是一驚,旋即便恢複正常,我們對於他是習以為常,可是他怎麼這麼早就出去了?
我穿好衣服,便出去找他。沒走幾步,便遇到了他,他的臉上掛滿了對船的疑慮,不過看到我仍然高興地向我問好。我問道:“你咋啦,出門都不喊我一聲?”他答道:“我在起床時看見你啊還在睡的正香呢,可是不一會兒你就醒了。”我問他到哪兒去了,他告訴我說:“我去商店看看有沒有什麼救生的物品和緊急食物,看我還給你買了一份。”看來他還是不放心,心裏想著並沒有說出來,隻是默默的接過他的東西,同學四年,他那強驢脾氣我早有領會,他給了我二十米尼龍繩、小刀、紗布、指南針、壓縮餅幹和水,不值幾個錢,不過也挺為那份友誼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