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三》執意從軍(1 / 2)

西邊有戰事,軍機處徹夜秉燭布置相關防護。又把在京城安養晚年的將軍們,及兵部大員們悄悄請去。連著幾天,乾隆一直在養心殿與各位臣工們安排布防,給養運輸事宜,用膳、歇息也沒回後宮。

黛玉知道鬆熙和兆惠將軍,還沒有與緒經聯絡上,他這次等於是撇開大局,單獨深入回訖縱深,從各方渠道反饋的消息看,是有一小股不明身份的回訖人接近緒經轄地,按說他麾下有十幾萬人馬,小股回訖反叛用不著興師動眾,派人圈住加以逮捕也不是不可能,這次分明是借機起兵,目的是打亂乾隆部署,以求自保還是次要,就怕他要挾朝廷對他讓步。

消息傳到後宮,說是誠親王允鉍請纓出戰,要親自到前方與緒經共同平叛。

乾隆身邊離不了他,一口否決。而其他宗室王公們,在京城待的久了,過慣了太平王爺舒服日子,誠親王請纓,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紛紛躲避乾隆搜尋的目光,絕口不提應戰一說。

納親倒是挺身而出,向乾隆表示率領大軍前去,與緒經組成夾擊之勢,在回訖形勢沒有明朗化時,低調回應。

沒等乾隆下旨,那些王爺們就紛紛表示不同意見。無非是京城駐軍原本就有限,京畿要地萬萬不能再調走軍隊。要去也隻能把隊伍布防在雁門關一帶。

乾隆對緒經不放心,知道這次事件有蹊蹺,也擔心緒經借機坐大,將來更不易控製。養心殿吵成一片。

太後得知,氣的連著摔了好幾樣貴重古董,這不是擠兌咱們母子,對烏拉那拉皇後有了嫌隙。弄的皇後也很為難,這事兒並不是她主導的,前麵出了事兒,她也著急,怕緒經把事情弄大,以後不好收拾。一麵竭盡所能哄順太後,一麵給自己娘家送信,她也要弄清事情真相。必須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八旗真要到了關鍵時刻,還是要忠實於乾隆,不會對緒經手軟。

朝堂的爭議傳到民間,就成了回訖叛亂,京城要開始征兵,用以充盈隊伍,隨時要開拔到大西北腹地平叛。有消息說佟維德公爺要親自帶兵前去平叛,正在招募青壯年入伍。

這消息也傳到賈家,是賈環在外麵聽見人們傳言,回來跟賈政說起這事兒,他本想借此機會離開賈家。趙姨娘過世,這裏除了周姨娘對他有所關照,父親更是足不出戶,整日把自己關在上房裏虎著臉。

趙姨娘死後,賈政把賈環安排在東廂房居住,與寶玉一樣。而周姨娘再住在東廂房顯然不合適,賈政讓她跟自己在書房住下。王夫人氣憤難忍,什麼時候妻妾同住在一個屋簷下?憤然讓麝月幫著收拾起自己的鋪蓋、箱籠,賭氣搬到西廂與麝月同住。

賈政也夠狠,二話不說,就讓周姨娘將自己二人的東西,搬到王夫人騰出的位置。

事到如今,王夫人初醒,知道自己中了人家的計,悔之莫及,也無可奈何。隻好每日和湘雲一起照料才出生的嬰兒——賈桂。

周姨娘掌家,諸事完全秉承賈政的意思,沒有一絲張揚的地方,讓身為正妻,自動下野的王夫人無可挑剔。為了遮掩羞慚,躲在房裏裝病。

麝月每日要買菜做飯,有時候還要漿洗幾個人的衣裳,晚上躺下身邊的太太也不消停,沒多久她就神形憔悴、苦不堪言、暗自落淚,這哪兒是給人家作妾?使喚丫環外帶廚娘、粗使老婆子全五行。

寶玉偶爾看見,問她,她也不說,細想後,知道原委,就安排她去住到廚房隔壁,說是方便她起早打擾到母親,也就是當初賈環住的房裏。這樣,晚上她至少能睡個安穩覺。

賈政靠在榻上,眯起眼睛養神。心裏像貓抓似的難受,賈家當年也是憑軍功得到爵位,一家兩公爵,何等光彩榮耀。可惜啊,到了自己這一輩,沒能保住,愧見祖宗先人。佟家能做到,自己不行。別說上陣殺敵,就是讓他舞刀弄箭也不行。他自小就棄武從文,遇上這樣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偏偏自己上不了陣。

周姨娘聽見賈環跟老爺的說話聲,知道環小子起了從軍的念頭,本想阻止他,想趙姨娘的孝期沒過,用不著這麼性急。她剛一阻攔,就見賈環含淚祈求。“父親、姨娘,環兒知道好歹,你們是為我擔心。外麵動靜這麼大,咱們家祖宗也是叱吒疆場廝殺出來功臣,如今正好是個機會,我與蘭兒都習練過刀劍、弓弩,騎馬、行軍也是行的。我這就找蘭兒去。”

“父親。”門外傳來寶玉的聲音,他正拿著一封書信。

賈政清了清嗓子,讓他進來。接過寶玉手中信,打開一看是武定楠的。信中講到,西北戰事起,很多事情全打亂了。他的行止提前到五日之後。到時由南安郡王陪同回隆嶺地區。武縈淑留在黛玉身邊,直到她及笄再回隆嶺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