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四》兄弟重逢(1 / 2)

外麵沒有回應,烏拉那拉氏臉上有點兒掛不住,陰沉著臉又重複一遍,還是沒有回應。感到有點兒不對勁兒,心裏突突直跳,待要起身,黛玉搖首相勸:“皇後別著急,容嬤嬤一把年紀的人,挺不容易。或許是有了什麼事兒絆住不成?再等等,興許一會兒就來了。”

分明不是這麼回事兒,又不能臉上帶出來,林黛玉也是個伶俐之人,沒到飯熟揭鍋的時候,不會和盤端到桌麵上。人嘛,比得就是運氣加尺度。含笑相待反襯出皇後浮躁,硬生壓抑著,心裏嘀咕,分明說好的,本宮這邊兒一傳喚,容嬤嬤就進來呈上擬好的加急奏折,將那件大事兒辦了。一個老太婆,一個不過有奶娃娃的皇貴妃,還不是由著本宮擺布?把鈕鈷祿氏捏在手裏,黛玉這邊,給十五阿哥定下咱烏拉那拉家的女孩兒,封個親王。本宮也夠仁慈,堵住朝廷內外悠悠眾口,其他的,慢慢來。想到這兒,還不見容嬤嬤動靜,怎不讓她著急上火,霍然起身幽怨的盯著鈕鈷祿氏看,再次移到黛玉臉上,還是那樣風輕雲淡。也許是太過小心,優柔寡斷反誤事,皇後堅定地往外走。

未待她伸手觸及到門簾,門外傳來說笑聲,有宮女從外將門簾子挑起來,一麵向裏麵回稟道:“啟稟太後娘娘,眾位皇妃娘娘們、阿哥、格格們前來請安。”

鈕鈷祿氏平靜的答道:“都是些好孩子們,進來吧。”

走在前頭的是瑜妃與五阿哥,蓮嬪攜了十二阿哥,慶貴人抱著十五阿哥,綠貴人抱著十四阿哥,還有其她的妃嬪、阿哥、格格們魚貫而進。

“臣妾、賤妾給太後娘娘、皇後娘娘、皇貴妃娘娘請安,太後娘娘、皇後娘娘、皇貴妃娘娘吉祥!”

“孫兒(孫女)給皇瑪嬤請安,皇瑪嬤吉祥!兒子(女兒)給皇額娘請安、給黛額娘請安,皇額娘吉祥!黛額娘吉祥!”

把個挺大的寢宮塞得滿滿,齊齊的一屋子人矮了半截。

皇後別說要出去,就是動一動也很費勁兒。她想發怒時機不對,她想把自己帶來的人叫進來,後知後覺感到,她們也恐怕是身不由己,不,定是中了老太婆和黛玉的圈套。

怪不得跟我講什麼外戚、東漢太後和少帝的爭鬥,又什麼幼主即位、母後臨朝、外戚悲慘下場,還什麼多爾袞後代至今翻不過身等等。看著十二阿哥,這兒子忒軟弱,讓他從上書房下課就來找皇額娘我,竟然跟那些人裹在一起。還有容嬤嬤,她不會誤事,定是出了什麼岔子,或是外麵出了岔子。

這當口,顏芳、雪雁、寧珍,還有太後宮裏幾個有功夫的宮女把守在門口,聽的廊下又有腳步聲,皇後臉上帶著希翼,帶著焦慮巴望出現驚喜。

太後見皇後盡顧自己發呆,絲毫不理會跪拜在她腳下的人們,冷哼一聲:“都起喀吧。皇後?”狠狠瞪著烏拉那拉氏,跟哀家鬥,你太嫩了。

皇後無意識的揮揮手。

門口出現一陣躁動,但見錚慧喜滋滋的走進來,朝著太後和皇後、黛玉笑著說了一句話,把皇後驚喜的跌坐在繡椅上。

“奴婢啟稟太後娘娘、皇後娘娘、皇貴妃娘娘,皇上回來了。”

乾隆帶著一身的疲憊出現在眾人身後,看到兒子歸來,太後這時流下喜悅的珠淚,皇後猶如在迷茫之中徘徊,對上乾隆嘲諷的眼神,她恍惚的想站起身迎駕,無奈身子不做臉,不知是放下矛盾的心情,還是自認倒黴,她也流下莫名淚水。

黛玉越過她走到慶貴人身邊,接過十五阿哥,與其並肩和眾人向乾隆施禮。

乾隆走進來,跟隨他的駱吉閃身在一旁。他扶起黛玉又向太後跪拜:“兒子讓皇額娘擔心了,兒子不孝。”

“罷了,弘曆啊,你這一家大小,哀家交給你啦。天可憐見的,哎,回去吧,哀家這身子骨快讓你們倒弄散了。”

乾隆回宮,眾人皆喜,一場緊逼在眼前的危機,消亡在無形中。人們再次向太後跪拜,退出去。

黛玉也不例外,隻覺著渾身疼,與瑜妃在岔路口辭別,和蓮嬪、慶貴人、綠貴人等默默行走,各自分別。

回到玉竹軒,沒人之際,錚慧小聲講述著事情經過。

城內有異動,一邊是誠親王允鉍,一邊是這邊,兩下裏飛鴿傳書,還有八百裏加急,趕上乾隆等。

乾隆知道事情真相,一邊以自家做餌,繼續前行;一麵暗中調兵遣將回抄緒經,將其圍堵在城郊,拖延他進城。行到雁門關處,當機立斷,就地拿下孫紹祖等人,即刻轉回京郊,擒拿緒經。

緒經知道落在他的手上也是死罪,自縊而亡。

那一夜,在慈寧宮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太後、乾隆、烏拉那拉氏是怎樣處事,也沒人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