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靜坐起來對丈夫說:“我這人做不了狠心事,況且她說想發揮發揮她學的中醫也可以理解。那過去的事,我沒有忘,但也沒必要記。我記得有一段佛家禪語:佛救蠍子被蜇了兩次,有人問他,蠍子老蜇你,你還救它幹什麼?佛說,蜇人是蠍子的本性,愛是我的天性,我怎麼能因為它蜇我而放棄我的天性呢?你說呢?”
“曉靜,你說的是佛家語言,我們麵對的可是紅塵世界。”勇之才激動地說,“那個女人可是個政治女人,你要是……”
“別說了!”不等勇之才把話說完,楊曉靜忽地拉過被子,用被子捂住了頭,“我心煩!”
馬裏紅如願以償地來到了老幹部病房,並被任命為病房副主任,文件後麵還加了個括弧(主任級)。中國的文字祖先發明的那些標點符號,千百年來括弧是很少發揮作用的,基本處於受冷落狀態。不知什麼時候起,受到了重視,作用越來越大,人事上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用個括弧就解決了。馬裏紅這次就得益於括弧,也等於與楊曉靜是同級別的。但工作並不像她想象得那麼如意。的確是丈夫遊海說的那種情況,病房一開張,那些拐胳膊拉腿的老頭子老太太都住了進來,甚至有些長年在家臥床不起的也住了進來。一個個還挺難說話,盡挑刺兒,找毛病。這事兒不如意,那事兒不周到,有的還大聲喊叫,甚至罵娘。就連一些陪護家屬也很傲氣,總拿冷眼看醫護人員。現職的地委、行署領導卻一個也沒見來過。馬裏紅多少有些失望,但她盡力忍耐著,不讓大家看出她有什麼情緒。
一天下午,值班室的電話突然響了。是行署辦公室值班員打來的,說是管工業的路安韜副專員正在工廠檢查工作突然暈倒在車間,目前正在送往醫院途中,要求做好搶救準備。整個病房全體醫護人員都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就連院長芮雪青也來到病房等候著。
二十分鍾後,路安韜被送到了病房,楊曉靜和幾個主治醫師對其進行了會診,確診是他的高血壓病犯了,今天是因為長期停藥,又加上勞累,使血壓太高,而且壓差又小造成了昏厥,決定立即輸液。芮院長要求,給路副專員治病是政治任務,要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治好,要用最好的藥物,最好的服務,二十四小時守護。經過三天的治療,路安韜的血壓才算穩定下來。這三天,楊曉靜恪盡職守,當班期間親自問診,親自量血壓,馬裏紅更是忙個不停,不是她的班她也要守著。還送來適宜高血壓病人吃的香蕉、橘子、檸檬之類的水果,還親手在家裏做了適宜高血壓病人喝的紫菜湯、瘦肉粥之類的飯食送到病房,連路安韜的妻子唐老師也非常感動,總是不停聲感謝:“哎呀,馬主任,真是太麻煩你了。”馬裏紅總是說:“唐大姐,可不要說客氣話,照顧好路專員是俺的責任。”
這天下午,路安韜覺得身體好多了,心情也十分輕鬆舒坦,他想出院,就讓妻子把楊曉靜叫來問問他的病情以及以後的治療方案。楊曉靜問他,過去是否經常換藥吃,他說是經常換藥。楊曉靜說:“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很多,一個高血壓患者要摸索出哪一種藥最適合自己,當摸索到一種適合於個人病情的降壓藥時,隻要無不良反應,一般不要隨意更換藥物。”路安韜點頭稱是。楊曉靜又問他以前是否經常停藥。路安韜笑笑點點頭。楊曉靜告訴他,很多高血壓患者對治療很不重視,即使治療也不係統、不規範,當有不適症狀時,才想起測量血壓,一測血壓高了,就吃幾天藥,過幾天症狀好轉了,再一測血壓正常了,就停止用藥,這是高血壓患者的一個嚴重誤區。“像你這樣的領導,公務繁忙,更要注意這個問題。”路安韜又點頭表示記下了。楊曉靜又要求他最好不要急於出院,再穩定兩天。路安韜沒有表態。楊曉靜覺得沒有什麼話可說了,就要告辭。路安韜側起身子,伸出手要給楊曉靜握手,正巧這時候有人在外麵喊楊曉靜,她沒有給路安韜握手,連他的妻子唐老師也沒顧上打個招呼就出了房間,路安韜有些不悅。
楊曉靜前腳走,馬裏紅後腳就進來,她手裏拎著一兜子香蕉。唐老師一見埋怨地說:“馬主任你看,這麼多的水果他吃不了就浪費了。”她指著地上堆著的一堆水果。
馬裏紅說:“這是新鮮的,水果放幾天不新鮮就不好了。”
唐老師點點頭:“也是。”她是在地直一所中學做後勤工作,經常給學生打交道,溫柔而又善解人意。
接著,馬裏紅問道:“聽說路專員想出院?”
沒等路安韜開腔,唐老師就說:“他是想出院。”
馬裏紅麵朝著路安韜:“你急著出院幹嗎呀?”
路安韜說:“一大堆的工作在等著呢。”
馬裏紅說:“櫻山人哪,都知道你路專員是個拚命三郎,一見工作都眼紅了。話說回來,工作呀什麼時候能幹完?沒個頭兒!你不能像那上滿發條的鍾,不停地滴答滴答地轉,等有一天轉不動了也就晚了。”
唐老師借機數落丈夫:“我說你不聽,你聽聽人家馬主任咋說的!”
路安韜沒吱聲。
馬裏紅接著說:“我學過兩年中醫,常研究養生之道,記得孫思邈有個十二少與十二多的養生宜忌。他說,要常少思、少念、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怒、少喜……多思則誌貽,多念則誌散,多事則形勞,多語則乏氣,多笑則髒傷,多愁則心攝,多樂則意溢,多喜則意錯混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其他的,我就忘了說不上來了。”其實她根本沒有忘,隻是那些不方便說,比如說多淫則……接著她又說:“這些意思呢,其實就是俺老家人說的,藥養不如食養,食養不如心養。你不要見了工作就不要命,你把身體養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為櫻山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你身體好了不僅是全家人的福氣,更是全體櫻山人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