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六十七(1 / 2)

母後曾經對孤說過,慕染秋這個名字是父皇去佛寺祈願回來之後想的,因為出生的那個季節剛好是秋天,路上又剛好碰到了被秋染上了紅色的楓樹。

北國皇室的名總是取的如此隨意,染秋這個名字實在是有些女子氣,所以孤更喜歡父皇和母後喚我的字,承願承願,承了父皇的願,也如了母後的心。

天下人都說北國皇家淨出些癡情種,孤的祖父如此,孤的父皇更是了不得。將異國公主立為皇後不說,還為這皇後遣散了後宮,隻得孤這麼一個皇子。

孤和那死去的太子大伯一樣,一出生就成了北國的太子。然後宮裏就再沒有別的小皇子小公主誕生。父皇別的女人沒能生出孩子就被遣散出了宮廷,其實孤還挺想要個乖巧的妹妹,小弟弟也行,隻要他聽話,孤也一樣會對他好。

不過提及這事的時候,母後的臉上總會露出幾分落寞之色,孤便曉得,這事情再無可能,也不能在父皇麵前提了。

母後嘴裏頭,父皇是個了不起的天子,盡管孤的皇爺爺並不看好他,但他卻比史書上大部分皇帝都做的好,那些百姓也說,像父皇這樣的明君是會青史留名,後世也被世人稱頌的。

隻是在孤的麵前,父皇和母後沒多大差別,甚至還沒有母後的要求嚴期望高,更從來不在孤的麵前擺父親君主的架子。母後還說過,孤小時候是常常膩在父皇身邊的,相處起來叫她這個做母親都嫉妒。那樣總是一副溫和麵孔的人,孤真的很難想象他是如何肅清亂黨,平定叛軍,杜絕外戚作亂的。

母後講過,父皇在孤兩歲的時候親自率兵和那欺人太甚的蠻夷幹了一仗,僅憑著不到一萬的人馬,重創了敵軍,換來了北國近十年的海晏河清。先是平亂,接著是粉碎了李家的圖謀,連帶著查了一樁大貪案,把整個朝堂的格局都打亂重新塑造了一番。

孤作為北國的太子,也是父皇唯一的皇子,未滿十歲便微服私訪了好幾回。雖然次次都是父皇牽著,身後還有暗衛和打扮成尋常人家跟班的侍衛。

民間和皇宮裏頭很不一樣,雖說比不得皇宮富麗堂皇,可熱鬧得很。有賣藝的,吆喝著糖葫蘆的,還有會做那種鳳凰龍的糖人的,孤也拿了一隻漂亮的鳳凰。看書的時候,孤還摸了摸母後給縫的荷包,就準備父皇拿不出碎銀子的時候給他應個急。

但令孤失望的是,父皇不但有碎銀子,連銅板都帶了好些,孤帶的銀子最後還是安然無恙地待在荷包裏沒怎麼花出去。

在酒樓吃八寶鴨的時候,百姓口中有三頭六臂,英明神武的皇帝實在是叫孤無法和身邊的人聯係起來。

直至後來孤上了朝堂,瞧見父皇對著那些大臣是什麼模樣,才知道百姓所言非虛,母後也未曾誇大過半分。隻是父皇對著孤的時候格外溫和,對母後也從未置過氣。孤沒瞧見他的鋒利的爪子,錯把猛虎當成了貓咪。

虧虧孤當時還為他好好的捏了把冷汗,太傅講過的君王太多了,也不乏被佞臣小人們蒙蔽的昏君,父皇在的時候,當然誰都會說好話,可保不準連微服私訪時街上那副樣子都是那些為了討皇帝的歡心擺出來的呢。孤憂心忡忡了好一陣子,後來想起時不過是白擔心一場。

一開始莫名的惆悵過後,孤心裏升起幾分自豪來,孤生的這般天資聰穎,父皇又怎麼可能是等閑之輩,那死去的大伯被渲染得再好,皇位不還是歸了父皇,隻有被上天眷顧的人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父皇是,孤也是。

不過傳言終歸是不可信的,就比如民間說父皇方臉高額,耳垂很大有福相,板臉的時候好似鍾馗轉世,他們所說的北國天家的男兒癡情也是一句屁話。至少孤不覺得,自己將來隻能找一個美人來過一輩子。

母後曾說過,慕家子嗣稀薄,父皇能有孤這麼聰敏的兒子是上天恩賜。要是孤學父皇,隻娶一個,還隻得個公主,那這慕家的天下豈不就歸了外姓人。也得母後手段高,孤平平安安地長達成人。更何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孤是無論如何也擔不起這份險。

不過在孤看來母後這般女子倒也值當父皇棄了這天下,而且孤這般出色有福澤,自然能夠承了父皇母後的願,順順利利地坐上那個位置。

孤看過史書兵法,帝王謀略之道自然是多不勝數,可孤看過的話本也絕不少。薄情郎狠心丟棄美花魁,千金小姐為愛和窮書生私奔。這些話本寫得很多雖然荒謬,但裏頭相愛的男女反應倒是差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