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1 / 3)

運氣不會永遠眷顧著一個人,所以不要對運氣產生依賴性,成功其實很簡單,有時不需要運氣,凡事隻需堅持一下。專心做好一件事情是獲取成功的方法,堅定不移地走自己選準的道路,是邁上成功峰巔的最佳途徑。隻有將自己的力量集中到一個目標上,持之以恒地不斷努力,才能夠取得成功。

集中精神辦成一件事

一個人不能同時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會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分散精神的要求置之度外,一次隻專心致誌地做一件事。做一件事就把它做好。

做事高效的人,一般會有一個習慣,就是一次隻做一件事。一次隻做一件事就意味著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不隨意動搖,不見異思遷。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如果以單位麵積來計算人數的話,最擁擠的地方可能要數紐約市中央火車站的谘詢處了。每天,那裏都是人潮擁擠,匆匆忙忙的旅客爭搶著詢問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都希望能夠立即獲得答案。對於問詢處的服務人員來說,工作的緊張與繁重可想而知。疲於應對是他們的共同感受。可B櫃台後麵的那位一直被評為最高效的服務員卻是個例外,他看起來並不緊張,有些令人不可思議。這位服務人員戴著眼鏡,樣子文弱,卻要麵對大量秩序混亂和缺乏耐心的旅客,他是怎樣在如此巨大的壓力麵前還鎮定自若的呢?

在他的麵前有一位旅客,是一個又矮又胖的婦女,頭上戴著一條頭巾,已被汗水濕透,她的臉上充滿了不安與焦慮。這位服務人員傾斜著半身,以便能傾聽她的聲音。“是的,你要問什麼?”他集中精神,透過厚鏡片看著這位婦人“你要去哪裏?”

這時,有位一手提著皮箱,穿著入時,頭上戴著昂貴的帽子的男人,試圖插話進來。但是,這位服務人員旁若無人,繼續和這位婦人說話:“你要去哪裏?”“春田。”“是俄亥俄州的春田嗎?”“不,是馬薩諸塞州的春田。”他沒有看行車時刻表,就說:“那班車是在10分鍾之內,在第15號月台出車。你不用跑,時間還多得很。”“你說是15號月台嗎?”“是的,太太。”“15號?”“是的,15號。”

婦人轉身離開,這位先生立刻將注意力移到下一位客人——戴帽子的那位身上。但是,很快,那位太太又回頭來問一次月台號碼以防止記錯。“你剛才說的是15號月台?”這一次,這位服務人員已經集中精神在戴帽子的遊客的身上,不再管這位頭上紮絲巾的太太了。

有人問那位服務人員:“能否告訴我,你是如何做到並保持冷靜的呢?”

那個服務人員這樣回答:“我根本沒有和很多人在打交道,我隻是單純地在接待一位旅客。忙完了一位,才換下一位。在一整天之中,我每次隻服務一位旅客。”

“在一整天裏,一次隻為一位旅客服務。”很多人在工作中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而且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沒有掌握這個簡單的工作方法:一次隻解決一件事。”我們總試圖一次多做些事,讓自己具有高效率,而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

在從事一項工作的時候,不要因為受到幹擾或者疲倦就放下正在做的工作,轉身去做其他不相幹的事情,除非你隻是想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因為如果這件工作還沒有結束,就又開始另一件工作的話,你的大腦就會開始混亂。我們一定要力求把你手頭上的工作做完以後再開始另外的工作,即使這項工作暫時遇到了阻礙,也要盡力去做完。

有一位職業經理人去拜訪美國著名人際關係交往專家戴爾 卡耐基,看到卡耐基幹淨整潔的辦公桌很驚訝,他問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你沒處理的信件放到哪兒呢?”

卡耐基說:“我沒處理的信件都處理完了。”

“那你沒幹的事情又推給誰了呢?”經理人緊追著問。

“我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卡耐基微笑著回答。看到這位經理人困惑的表情,卡耐基解釋說:“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所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隻能處理一件事情,於是我就按照所要處理的事情重要性,列一個順序表,然後就一件一件地處理。結果,就全都處理完了。”說到這兒,卡耐基雙手一攤,聳了聳肩膀。

“噢,我明白了,謝謝你,卡耐基先生。”

幾周後,這位經理人請卡耐基參觀他寬敞的辦公室,對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感謝你教給了我處理事務的方法。過去,在我這寬大的辦公室裏,我要處理的文件、信件等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樣,一張桌子不夠,就用三張桌子。自從用了你說的方法以後,情況好多了,瞧,再也沒有沒處理完的事情了。”

這位經理人,就這樣找到了做事的辦法,幾年以後,成為了美國社會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

著名管理學者亞當斯 蘭斯登曾說:“我讚賞有條理的工作方式……看看有條理的經營者的工作方式。他辦公桌上的公文已減到了最少的程度,因為他知道一次隻能處理一份公文。當你問他目前的某件公文時,他立刻可從公文櫃中找出。當你問起某件已經完成的公文時,他也用不了多久就能想起放在何處。當交給他一份備忘錄或是計劃方案時,他肯定會插在適當的卷宗裏。再看看他的公文包,包中絕不會是三天旅行所用的東西,而是歸類分明的公文。其中也許有文具和雜物,但絕對不會是像一個廢物箱。因為做事高效率的人都懂得辦事的條理,一次隻做一件事。”

工作中,我們要自己提醒自己,現在應該做的是什麼工作。因為我們一次隻做一項工作,所以能夠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這件工作上,不受其他的工作影響,隻有這樣才是提高效率的好辦法。

半途而廢等於前功盡棄

人的一生要辦很多事,大事小事,難事易事等等。在這個過程中,隻有不斷地堅持,才能將各種事辦得完滿。

我們應該相信。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做不了的,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若戰勝了困難,就會使自己的人生向前邁一大步。若被困難嚇倒了,退縮了,將終生一無所成。

有這樣兩個故事:

一個人在挖井,但他的運氣似乎不怎麼好,一個上午過去了,地上已經有五個深坑了,遺憾的是,水並沒有出來。他最後放棄了挖井,並對鄰居抱怨說:“今天真倒黴,似乎地下的水也跟我過不去。”

鄰居聽了他的話,拿起了鐵鍬去了他挖的井邊,挨個看了看,找個地下已經潮濕的坑挖了下去,隻幾鍬,就有水上來了。鄰居對他說:“半途而廢就等於做無用功,你先前的努力可都白費了。”

一個當年到西部去淘金的人,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在一塊地上挖掘,他相信那裏有黃金。

一天又一天,不斷地揮動鋤頭,每天辛苦地工作。最後,失望的病毒侵襲他,於是他以極度無奈和絕望姿勢把鋤頭往地上一摔,收拾好自己的裝備,然後離開了那個地方。

幾年以後,鋤頭生鏽了,把柄也腐爛了,但在距這兩件東西六尺的地方,人們竟發現了一個大金礦。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無論做任何事,堅持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許多人常常沒有毅力,做事愛半途而廢。其實。隻要再多花一點力再堅持一點點時間,那些已經花下大功夫爭取的東西就會得到。英國詩人威廉古柏曾說:“即使是黑暗的星子,能挨到天明,也會重見曙光。”

拳王阿裏4年未登拳台,他的體重超過了正常體重20多磅,速度和耐力也大不如前,醫生給他的運動生涯宣布了“死刑”。然而,阿裏堅信“精神才是拳擊比賽的支柱。”他憑著頑強的毅力重返拳台。

33歲的阿裏與另一拳壇猛將弗雷澤進行第三次較量,前兩次他們一勝一負,這是最關鍵的一局。在進行到第14回合時。阿裏已筋疲力盡,這個時候,似乎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讓他轟然倒地。

他幾乎沒有一點力氣應對下一個回合了。然而,他拚命堅持著,不肯放棄。他心裏清楚,對方與自己一樣。比到這時候,與其說是比力氣,不如說在比毅力,看誰能堅持得久一些。他知道此時如果在精神上壓倒對方,就有勝出的可能。

於是他竭力保持著堅毅的表情和誓不低頭的氣勢,這樣的表情讓對方不寒而栗,以為阿裏還有體力。這時,阿裏的教練發現弗雷澤有放棄的意思,便將信息傳達給阿裏,並鼓勵阿裏再堅持一下。阿裏精神一震,更加頑強地堅持著,果然弗雷澤甘拜下風。

裁判當即高舉阿裏的臂膀,宣布阿裏獲勝。這時,保住了拳王稱號的阿裏還未走到台中央便兩眼漆黑,雙腿無力地跪在了地上。弗雷澤見此情景,追悔莫及,並為此抱憾終生。從這裏,我們看見了阿裏的堅持,以及弗雷澤的半途而廢的結果,這的確應該引起我們深思。

當我們打算做一件事,卻又不能堅持到底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前期的所有努力都浪費了。而且,當你將這個毛病成為習慣的時候,你可能一輩子什麼都做不成。因為,半途而廢將讓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選擇逃避。任何事情都不能堅持的人,怎麼可能品嚐到成功的盛宴呢?

理解半途而廢的做事禁忌,既要克服畏難思想,樹立無堅不摧的信念,又要講究方法,選定一個目標,鍥而不舍。

比如老虎和羊簡直不可比擬,虎入羊群,羊四處散進,老虎隻盯一隻追,應該是十拿九穩。假如沒有固定目標,那麼每一隻羊都會精力充沛地逃生,而老虎因換來換去而耗費體力,結果可能一隻也追不上。所以,要想辦事,定要咬緊牙關,堅持到底,達到成功的目的。

有這樣一個家庭,家中的生活一向很拮據,盡管一家六口已千儉萬節了,可微薄的工資才僅僅夠糊口,但他們卻很樂觀,父母時常鼓勵兒女:“孩子們,迎著困難走下去,我們總有辦法的。別忘了,我們還有那隻玉鐲呢。”那是爺爺奶奶的惟一的遺產,孩子們沒見過,但媽媽說那可是件價值連城的老古董呢,必須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以用。這給兒女們增添了不少信心:他們畢竟有個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