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2 / 3)

每到月初,精打細算的母親便把那疊不多的錢細心地分成一小疊一小疊:這是本月的水費,那是夥食費……最後隻剩一點可憐的“富餘”。

但是有一個月,母親怎麼分也不夠用,因為最小的妹妹也要上學了。父母鎖緊了眉頭,這錢是如何都周轉不過來了。一家人沉默不語。姐姐打破沉默,小聲說:“媽,賣掉那玉鐲吧。”仍是一片沉默。隻見做父親的掏出自己的一份錢說:“我戒煙吧。”母親眼裏透出了一片感激,接著,讀大學的哥哥也退還自己的一份:“我明天就去找個兼職。”於是左減右刪,他們還是保住了那生活的惟一依靠。

此後,這個家庭常遇到厄運,但父母總是說:“沒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不動用玉鐲。”而兄妹們也不再為艱難的生活而恐懼,他們的心裏和爸媽一樣踏實而有信心:畢竟我們還有個玉鐲呢。

直到哥哥姐姐出來工作後,他們再也不用吞咽生活的苦水。母親打開了那隻“寶盒”,令他們萬分驚訝的是,裏麵空無一物。兒女們霎時明白了爸媽的用心。多年來,鼓勵他們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的,不是那隻價值連城的玉鐲,而是父母那比玉鐲更有價值的對生活充滿信心永不屈服的樂觀與堅毅。

回首那段辛酸的生活,回味父母在困境中的樂觀與不屈,這對幾個孩子來說,它的價值是物質所不能衡量的。帶著這種品質,他們將堅定地走在崎嶇的人生道路上。

你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動搖。就像挖水井,你首先必須找到你認為有水源的地方,然後堅持往下挖。如果水源離地麵50米,你每次隻挖到40米就放棄,而去找另一個地方再挖,那麼,你不管付出多少汗水,都將會白費力氣,最多是自欺欺人地告訴自己:“我又多了一次失敗的經驗。”

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的人們,麵對工作上的困難,麵對不順,不要垂頭喪氣,不要輕言轉換工作,再堅持一會兒,黴運就會過去,再堅持一會兒,就會出現轉機。

堅持一點希望,堅持一份理想

作家班賽爾 歐文說過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在其位的時候,總覺得什麼都不能舍棄,一旦真的舍棄了,卻發現沒有什麼是不能舍棄的。”

班賽爾 歐文曾經擔任過雜誌社的主編,並且翻譯過許多知名暢銷書,但他卻在40多歲的巔峰時期選擇做一個人職業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40歲那一年,歐文從人事經理被提拔為總經理。三年後,他把自己“開除”了,從堂堂的總經理主動變為沒有一點實權的顧問。形勢大好的人生階段,歐文卻急流勇退,按照他的說法就是:選擇人生中的轉進。

歐文為什麼會舍棄代表著財富、地位、事業和身份象征的“總經理”頭銜呢?原來,短暫的三年時間裏,歐文經曆了感觸頗深的總經理生涯,讓他有了諸多的無可奈何與不得而為。盡管他的工作看似光鮮,很多人都在巴結和諂媚,但是他每天都從早忙到晚,疲於奔命,忙於應付,除此之外,他沒有任何快樂的感覺。他開始全麵地打量自己,思考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終於,歐文選擇了回到原點,他同時選擇了輕鬆和快樂,舍棄了讓他不快樂的職位和虛榮。

辭職之後,歐文沒有了司機和汽車,應酬也減少了許多。此時的歐文忽然發現時間是那麼的充裕,人生有太多太多值得去做的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嚐試。他將全部的精力用於寫作,抒發他多年來在廣告領域的觀察和心得。

歐文在寫作方麵頗具天賦,多年的職場經曆也為他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如今的班賽爾 歐文已經是某家知名雜誌社的專欄作家了,期間他還完成了兩本管理學著作,他適時地選擇和放棄讓自己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次輝煌!

我們都有過很多夢想,但不是每個夢想都能夠實現的,當滿懷的希望落空時,生活也似乎變得灰暗了。為什麼會這樣?你必須堅信一點,如果有什麼是客觀上不能實現的,那一定是你在選擇方向時出了偏差,而不是你的能力。你必須跳出思維的定勢,更新方向,更新起點。

“變則通”是一句古訓,因時而變是一種人生智慧。生活中很多的痛苦和失敗恰恰是因為缺少了這種智慧,而過分地執著於客觀上不可能的事物之中。必須意識到,過份地執著於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對於人生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一種負麵的影響,甚至是一種傷害。要懂得放棄,正如盛開的鮮花為了結出自己的果實,就必須放棄自己美麗的容顏;要想擁有星光燦爛的夜空,就得放棄白晝;要想擁有浪漫的雨中漫步,就要放棄自己可愛的陽光。放棄了過高的奢望,放棄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腳踏實地,才能活得真實從容,並擁有超脫的智慧。

從另一個方麵來說,放棄一種不利的追求,才能開始一個新的追求。該執著時執著,該放棄時放棄。要衡量清楚,苦苦追求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既是一種不必要的犧牲,也是資源的浪費。

一天,師徒二人走在路上,徒弟發現前方有一塊大石頭,就皺著眉頭停在石頭前麵。

師父問他:“為什麼不走了?”

徒弟苦著臉說:“這塊石頭擋住了我的路,我走不下去了,怎麼辦?”

師父說:“路這麼寬,你怎麼不繞過去呢?改變一下方向,就能到達你想去的地方。”

徒弟回答道:“不,我不想繞,我就想從這塊石頭前穿過去!”

師父問:“可能做到嗎?”

徒弟說:“我知道很難,但我就是要穿過去,我就是要打倒這塊大石頭,我要戰勝它!”

徒弟經過多次嚐試,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

最後徒弟很痛苦地說:“我連這塊石頭都不能戰勝,那我怎麼能實現我的偉大理想?”

師父說:“你盲目地堅持,你要知道有時堅持不如放棄。”

在生活中,你會經常見到這樣的人,他們不安於“沒有前途”的現狀,希望通過不停的遷徙找到自己的方向,可不管是內因還是外因,他們總是找不到職業的歸屬感。在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短暫停留後,他們的下一站究竟在哪裏呢?

在工作中也有許多讓我們感到茫然無措的事——心中的目標還在,卻迷失了前行的方向。怎麼麵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分析自己,了解環境,做到知己知彼之後,再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

以求職為例。排除一些客觀原因,頻繁跳槽或找不到工作,以及對工作缺乏定性的人多數沒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更沒有明確的遞升的職業發展通道,使得他們在龐大的市場信息麵前處於被動的被企業選擇的狀態。

做事要先有方向,找準了方向,才有可能做對事情。工作中迷失了方向,首先要弄清楚主觀原因,分析自己為什麼會困惑。很多時候,我們困惑是因為我們想問題的方向出現了偏差,這完全是因為我們思維定勢導致的;也有的時候是因為我們的信念不足,自己的心理狀態處在搖擺不定之中。這可能都是造成我們不安和困惑的內在因素。碰到這種情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自己的內心沉靜下來,仔細地反思自己的選擇,觀察自己的內心狀態,找到問題的根源。通過反思和觀察,如果你確信方向是正確的,那你就應該排除顧忌,堅持下去,否則就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思維方式,對自己選擇的方向進行再定位。

人要“立長誌”,切莫“常立誌”。“立長誌”就好比在人生海洋中立了一個航標,不管走到哪裏,中間幹了別的什麼事,順利或不順利,都是順著這個航標前行的。許多成功的人都是樂觀主義的人。樂觀來自哪兒呢?主要是一個信念,看到未來理想實現時的光芒。柳傳誌說,“聯想為什麼能做大?因為誌存高遠。”隻有這樣,想到才能做到,如果想都不敢想,又怎麼去實現?抱負遠大的人格魅力,完全可以轉換成一種突破困境的人格力量。

堅持一點希望,堅持一個目標,堅持一份理想。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有了目標,就要行動,隻有行動才能實現這個目標。要經常為自己部門進一步的工作進行前瞻性的規劃,仔細地規劃自己的工作和未來,我們的目標就容易實現——目標、計劃、行動、全麵評估和改進構成我們持續進步、全麵走向成功的必然之路。

如果你的內心確實存在一幅理想生活的藍圖,你就應該強化它。然後,按著這個畫麵描繪的目標約束自己,高度自律,隨時自我反省。當你這樣做的時候,自我約束、自律、反省的品質會引導你把自己的人生像導彈一樣發射到高處。同時也會讓你懂得犧牲自己,學會勇敢地放棄和選擇,保證我們在正確的方向上行進,並拋棄不相關的雜念,無所畏懼,一往無前。

選擇放棄就等於失敗

在辦事的過程中,總會經曆無數的選擇,如果選擇放棄就等於失敗。隻有堅持到底的勇氣,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心態,才能將難事辦成。

亨利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每年利潤就有上千萬。雖然他的年齡早已經應該退休了,但他依然每天都去工作,哪怕每天隻去一個小時。亨利雖是公司的董事長,但對人很友善,從不發脾氣,看見有人工作沒做好,他就會用手拔出含在嘴裏的大雪茄,說:“夥計,沒關係,別灰心,再堅持一下,準能成功。”說完還拍拍對方的肩膀。他這種做法很得人心,也很受大家的歡迎,以至於公司的員工有幾天看不見他,還都會惦記他。

一天,新產品開發部經理向亨利彙報:“董事長,真對不起,這次試驗又失敗了,這已經是第23次了,要不我們放棄吧。”經理眉頭緊鎖,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年輕人,別著急,坐下。”亨利微笑著說,“你遇到難題了嗎?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你屢幹屢敗,眼看沒有希望了,但堅持一下,沒準就能成功。我們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勇氣,你說對嗎?”

“董事長,我覺得我已經盡力了,而且,這麼長時間光做這個研究,也沒精力開展新項目,眼看就年底了,開發部還沒有一點成績,我也覺得過意不去,你看……要不,您是不是換個人。”經理的聲音有些沙啞。眼裏甚至有著悲哀的神情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