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城破殉國(3 / 3)

然而對於林哲來說蘇州可以丟,整個蘇鬆太都可以淪陷,唯獨上海不能丟,唯獨商貿區不能失,這是林哲最後的底線。

所以他必須給上海那邊的守軍下死命令,絕對不能主動迎戰,必須死守嚴防,守住商貿區那麼就是上海守軍的戰略勝利。

林哲戰略思維和清軍的其他將領是不一樣的,清廷官員和將領們會估計蘇州等地的安危,但是林哲實際上並不怎麼在乎。這蘇州府收的稅多關他屁事,他的這個蘇鬆太兵備道又拿不到一毛錢,相反蘇州等地被太平軍橫掃而過,勢必會讓該地的民眾、富商們大規模湧向上海商貿區。

從而徹底奠定商貿區的經濟、工業發展基礎,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是林哲還得感謝太平軍呢,如果沒有太平軍,他這個商貿區猴年馬月人口才能夠破十萬,進而達到百萬之巨啊!

命令上海地區的守軍不得擅自出戰,嚴防死守上海外,林哲自己也是帶著部隊繼續東進,先是進入江蘇蘇州府震澤縣,然後再進入吳江縣境內。

此時,他們距離蘇州府已經不足三十公裏,按照預定行程,估計兩天後就能夠抵達蘇州府。

就在這個時候,林哲再一次得到了從蘇州而來的許乃釗緊急軍報,稱兩天前開始太平軍對蘇州發起猛攻,請求林哲立即增援蘇州,否則蘇州將會不保!

這封求信裏,許乃釗的語氣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謙卑,前幾次向林哲發來的救援書信中,一開始他稱呼林哲為‘橫之’,自稱‘本撫’,僅僅從這稱呼上看就知道雖然兵敗了但是他依舊以上司自居。

隨後林哲率軍東返,在湖州的時候接到許乃釗的第二封信,該信中他開始轉口稱林哲為‘林賢弟’,語氣比直接叫林哲的字要客氣的多,然而看似稱兄道弟,但是依舊以老大哥、前輩自居。

等林哲走到震澤縣的時候,第三次接到許乃釗的救援信,這一次他改口稱呼林哲為‘林道台’,這個稱呼乍聽上去很生分,但這卻是許乃釗首次以林哲的官職作為稱呼,乃是客氣中帶有一絲的尊敬。

然而等到現在林哲第四次接到許乃釗的救援信後,許乃釗已經直接稱呼林哲為‘林大臣’,這個稱呼是根據浙江省協辦團練大臣而來的,在江蘇浙江地麵上,一些普通百姓,中下層官員為了表示對林哲的尊敬,偶爾會用上這麼一個稱呼,帶有濃厚的恭維意思,尋常高層官員可不會這麼稱呼林哲。

如今看見許乃釗竟然稱呼自己為林大臣,自稱‘乃釗’,說明這個許乃釗真的已經是走投無路,顧不上什麼尊卑禮儀了。

這封救援信的言辭非常的懇切,說蘇州已經危在旦夕,蘇州數百萬民眾全係於林哲一手,還望林哲速速發兵蘇州,力纜狂瀾。

而且還不往吹捧林哲,說什麼林哲戰功顯赫,從浙北到鬆江再到浙北,皆是連戰連捷,屆時賊軍一旦聞林哲率餘勝軍增援蘇州,賊軍必定望風而逃雲雲!

看罷許乃釗的書信,林哲就是直接放下,不提許乃釗這個人怎麼說,但是東進的吳汝孝這股太平軍肯定是要打掉的,蘇州也是要救的,不然就會危害到他餘勝軍的根基。

然而還沒等他抵達蘇州呢,次日一大早他就是得到了偵查騎兵的緊急軍報,緊急軍報上的哪行簡短的字晃眼無比:

“昨夜蘇州城破,許撫台力戰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