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蘇州被賊軍攻破了?”站在林哲身邊的施清瑄忍不住的驚叫出聲!
“沒想到我們疾馳數百裏,沒想到還是沒能趕上!”石琅翼一臉的歎息:“賊軍攻破了蘇州城,怕是死難無數啊!”
餘勝軍自從接到許乃釗的緊急救援軍報後,就是立即開拔東援,路上沒有耽擱哪怕一天時間,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吳汝孝率領的太平軍動作那麼快,前後不過半個月呢,就已經是從鎮江一路殺到了蘇州府並拿下了蘇州府城。
其動作之快,聲勢之凶完全不遜於當初太平軍從長江上遊一路殺到江寧的時候!
這其實也可以理解,如今吳汝孝率領的鎮江方麵的太平軍,已經是恢複了當初流民作戰的模式,每一次攻克一地後不停留,而是搶掠財物以及糧食後,挾裹著大量的百姓繼續前進,如此周而複始。
這種流民大軍如果不能把它的前進勢頭給擋下來,那麼它就會短時間迅速龐大,從一萬人膨脹到數十萬的規模可用不了幾個月時間。
麵對急速膨脹的的吳汝孝所部,許乃釗率領著麾下的殘兵根本就沒有辦法守住蘇州,五千殘兵如何能夠麵對四五萬敵軍的進攻下守住蘇州城啊,最後兵敗身死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但是如今許乃釗死了,他麾下的殘兵也已經煙消雲滅,這同樣也就代表著在蘇鬆太地區能夠擋住的軍隊隻剩下餘勝軍一家。
然而餘勝軍總兵力也不過五千餘,又留下一部防守湖州以及上海,林哲帶著前往迎擊太平軍的餘勝軍兵力不過四千而已。
然而吳汝孝當初在蘇州城下就有四萬之眾,除了在蘇州城下外的鎮江、常州、蘇州三府其他地方,還有大量兵力,雖然暫時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但是六七萬還是有的。
更關鍵的是,幾乎每過去一天,吳汝孝挾裹的百姓民壯就會更多,蘇南一地百姓千萬計,哪怕隻是在上述三府吳汝孝就能夠輕易挾裹數十萬以上的民壯百姓。
林哲有信心帶著四千兵力對陣太平軍一萬兩萬,甚至三四萬也敢拚一拚,但是如果對上十萬,二十萬的話,林哲想到時候己方一個士兵被敵軍上百個敵人圍攻的情況就覺得頭皮發麻。
“不能再等下去了,拖一天的時間,死難百姓就會更多,敵軍挾裹的民眾就會更多!”林哲和以往一樣,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放棄之前的計劃,不等水師營了,我們繼續北上,盡快抵達蘇州周邊,首要任務就是攔住他們的東進之勢!”林哲站起來,指著桌子上的簡陋蘇鬆太地區地圖道:“蘇州之西就是昆山、嘉定,而昆山、嘉定之南就是上海,必須把他們堵在蘇州以北,不然的話一旦讓大股賊軍流竄進入昆山以南地區,上海危矣,商貿區危矣!”
在座的都是餘勝軍的高級將領,他們和林哲一樣清楚上海、商貿區對餘勝軍來說意味著什麼。
如果說蘇南地區是清廷的財賦重地,支撐著江南、江北大營等清軍的軍費的話,那麼上海地區就是餘勝軍的主要軍費來源地。
尤其是江海關的新舊兩關,每個月都能夠給餘勝軍帶來數萬兩銀子的收入,這一批銀子是目前餘勝軍的主要長期軍費來源,更不要說商貿區還是餘勝軍的全部槍械、彈藥來源地。
包括江海關、商貿區在內的上海地區就是餘勝軍的命根子,就是他林哲崛起的根基所在。
不管是太平軍還是清廷又或者是什麼西洋列強,誰要是敢動上海,試圖毀他林哲的根基,那林哲就敢給他們一場戰爭。
餘勝軍的這些高級將領興許沒有林哲這麼偏激,但是也都知道上海乃是自家餘勝軍的地盤,和蘇州,湖州這些地方不同,這些地方失守了,他們也許會覺得惋惜,感歎一二,但是上海還是丟了,估計一個個得急的跳腳。
如今上海麵臨著龐大的危機,他們一個個也都是麵色沉重了起來。
看著這些人的神色,林哲心中暗自點頭,經過一年多的成長,餘勝軍已經逐漸成為一個半獨立性的軍事政治利益集團,自己手底下的這些將領們考慮問題的時候,雖然還是會考慮到朝廷,但是已經是開始優先開始考慮餘勝軍自身的利益了。
果然當即就聽石琅翼道:“不錯,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把這些賊軍的東進勢頭給攔下來,而要擋住他們,那麼未來昆山、嘉定兩地的安危就是重中之重,隻要扼守了這兩地,那麼可保上海無憂!”
“而要守昆山,首要在於堵防蘇州之敵,要守嘉定,在於緊守太倉!”石琅翼繼續道:“我們應當立即北上蘇州,然後分兵去太倉,防止敵軍由太倉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