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1 / 2)

那名偵騎說話的時候也是帶有了一絲的驚慌,他們幾個前出進行例行偵查的時候,突然三裏外竟然有這大批的太平軍騎兵正在朝著這裏趕來。

一看到後他們立馬就是縱馬狂奔而回,這不是為了逃命,而是為了把這個消息即使傳回到己方部隊中,尤其是傳到第四營中來。

當即方韓林的臉上就是露出了慎重之色,當即道:“立即向團長大人報告敵騎的情況!”

隨後他又是朝著己方的幾個軍官們下令:“全體都有,緊急列隊,迎戰敵騎!”

現在,攻打前方的莊子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趕緊列隊迎戰敵軍騎兵的衝擊,不然的話,在隊形不完整的時候被敵軍的騎兵進行突襲,下場可是會非常不妙的。

隨著方韓林的命令傳來,原本向莊子進攻的第四步兵營的士兵們在各級軍官的命令下,開始退回,然後在村外的空地上趕緊列隊。

在第四步兵營緊急列隊的時候,方韓林也是聽見了東北方向正在傳來陣陣馬蹄聲,是敵軍騎兵,而且數量絕對不少。

果然,當第四步兵營剛剛退出莊子,並列隊完畢後,遠方就是出現了大片煙塵,方韓林舉起望遠鏡看去,隻見大片太平軍的騎兵正在小跑著衝過來。

“全體準備應對騎兵衝擊!”方韓林已經是拔出了他的指揮刀,帶著軍官們策馬上前。

在這種麵臨大股敵軍騎兵衝擊的情況下,保持部隊的士氣比什麼都重要,而這個時候就需要軍官們以身作則。

在近代線列戰爭中,為什麼經常可以看見軍官們騎著馬和他們的部隊一起迎著槍林彈雨作戰呢,遠遠看去彷佛就像是一個個明顯的靶子。

這並不是說這些軍官們不怕死,也不是排隊槍斃是什麼紳士戰爭,不打軍官。

當代的軍官們這樣做的理由大多有三點。

首先第一點就是,黑火藥時代的戰爭軍隊一旦開槍後,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從而導致士兵們很難看見遠方的敵人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軍官騎在馬上居高觀察,隨時下達命令部隊作戰。

第二點就是鼓勵士氣,線列時代的戰爭可以說是非常殘酷的,部隊往往需要硬扛著敵軍的炮彈和子彈一步一步上前,這極其考驗一支部隊的紀律以及士氣,軍官的出現對部隊的士氣具有極大的鼓舞作用。

第三點就是士兵們對軍官的存在非常依賴,這些被訓練到隻剩下作戰本能的士兵在有軍官命令的情況下,往往能夠承受高比例的傷亡繼續作戰,但是一旦士兵們看不見自己的軍官,接受不到軍官的命令,那麼就會迅速崩潰,這也就導致各級軍官必須時刻和自己的部隊在一起,親自帶領士兵們作戰。

至於說親自上陣會不會遭受敵軍的重點打擊,這倒不用太過關心,這個時代的步槍命中精度實在不怎麼樣,就算是米尼步槍在兩三百米的距離內要想狙擊敵軍的軍官,其命中率也是非常低下的。

多種原因也就造成了餘勝軍在作戰,尤其是列隊迎敵的時候,基本上營以下的軍官都是騎馬親臨戰鬥最前線,親自指揮部隊作戰的。

方韓林看著遠方衝過來的太平軍騎兵,心中沒有害怕甚至帶有一絲的激動,因為這些太平軍騎兵似乎是直接朝著自己的第四步兵營衝過來的,而且五百米外似乎也沒有掉頭的跡象,看他們的衝鋒隊形也不像是己方餘勝軍騎兵的那種密集衝鋒隊形,依舊是太平軍的那種傳統的鬆散衝鋒隊形,不少人還拿著弓箭呢。

他們這是要來找死的節奏啊!

今天,注定是要讓建功立業!

他雖然年紀小,今年也不過二十三歲而已,但是他能夠當中營長就說明了他在餘勝軍內資曆不淺。

方韓林,字隆雲,紹興餘姚人,和餘勝軍的其他軍官們一樣,他一樣是讀書人出身,家中兄弟姐妹五人裏他排行老大,他少年時極為聰慧,先生說以他的資質是有希望衝一衝科舉之路的。但是他家極為貧寒,一家人連吃飯都吃不飽,家中雖然省吃儉用,但是日常所用連紙墨錢都是難以籌齊,年紀比他小的兩個弟弟更是早早放棄學業,回家種地以供他進學。

盡管家中無怨無悔供他進學,但是身為人子見他怎忍心見父親年僅三十餘就滿頭白發,日夜操勞隻為了他的束脩錢。身為兄長怎能忍心尚且年幼的弟弟放棄學業,用稚嫩的雙手為自己賺錢買紙墨,怎可忍心自己的兩個妹妹餓一頓飽一頓,隻為省出自己去應試時的盤纏。

此外他資質不錯,但是紹興一府文風鼎盛,文章出眾者不計其數,要從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博得生員功名可不容易,當他二十歲第二次落第後,無顏再考的他聽聞餘勝軍的隨營學堂招募學生,一旦考中從軍後薪資極為豐厚,甚至以後還能夠被舉薦獲得官身後,他咬了咬牙就是放棄了科舉轉而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