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2 / 2)

事實也證明了他當初的選擇並沒有錯,他是1853年隨營學堂早期的學生之一,盡管這幾年他的表現不算太出色,但是一路隨著餘勝軍的擴軍而慢慢升職,曆任副連長,連長,督練處協辦,副營長,第四營營長。

如今的他已經是餘勝軍的少校營長,並被舉薦為六品營千總,僅僅是每月薪資就高達近百兩銀子,另外林哲為了拉攏這些餘勝軍的軍官階層,也是很大方的給予其他諸多福利,比如按照軍銜職位高地就能夠免費獲得商貿區內的住宅一套。

同時為了設立了餘勝軍隨營學堂幼年班,隻要是軍官的直係親屬子弟,也就是兄弟、侄子都可免費入讀,不收學費。當然了,林哲辦這個幼年班也不純粹是為了解決餘勝軍軍官子弟的學業,實際上還是打著從小培養班底的想法。

方韓林的幼弟在去年就是進入了幼年班學習,方韓林期待著等自己這個弟弟從幼年班畢業,並升入隨營學堂後再學一年畢業後,未來的成就能夠超過自己。

他可是知道這個幼年班不僅僅幼年班除了教授傳統的四書五經外,還教授近代的物理、化學等知識,同時還教授軍事基本理論知識。

等他們經過了三期的文科學習以及基本軍事理論學習後,將會升入隨營學堂或者水師學堂各科繼續學習,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幼年班算得上是餘勝軍中的預備軍校,而隨營學堂則是正式軍校。

如今的隨營學堂、水師學堂早已經不是當年的那種簡陋速成學製了,1855年的時候林哲就是把隨營學堂的學製進行變更,從以往的一月全日製學習,半年在職學習改為一年期的全日製學製。

建立了完善的各科,隨營學堂有步科、騎科、炮科、輜重科這四個主要的軍事專科外,另外還有軍民合用的科班,比如醫科、格致科、測繪科、機械科、翻譯科等。

水師營學堂則是以駕駛科、機輪科、槍炮科為主,另外附設格致科,天文科、水學科、測繪科、翻譯科等。

雖然這兩所學堂都有諸多洋人,不過采用的卻是統一中文教育,理由倒不是林哲推崇漢語,鄙視英語或者法語之類的,而是因為學生都是直接招募的二十歲左右的傳統學子,先不提人家願不願意學那一口鳥語,就算是想要學其實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學到可以聽洋人講課的地步。

而林哲也不可能先讓這些學生們花幾年時間先去學一門外語,然後再去聽這些洋人們講課。

所以這些洋人教習的最大作用其實並不是直接授課,而是充當人肉知識庫,向那些翻譯們口述各種專業知識,然後由翻譯記錄並翻譯成為中文,最後編成中文教材。

偶爾上課的時候,也是有翻譯隨同上課,要不然就是雞同鴨講,洋人教官講什麼下麵的學生可什麼都聽不懂了。

這些經過一年學習的新學員在軍事素質上將會比原來邊打仗邊學習的軍官素質更好。

而且多個專業科目的開設,已經讓隨營學堂和水師營學堂不僅僅是一所軍校,同時還承擔了一定綜合學校的作用,可以培養具有近代科學知識的人才。

一想到自己的三弟能夠從幼年,再到隨營學堂讀下去,最後成就都有可能超越自己的時候,方韓林就知道自己當年的選擇絕對沒有錯。

如今他高額的薪資讓他的家人徹底擺脫了貧困,在寸土寸金的商貿區內有著一棟林哲賜予的宅院。把家人從老家接到上海商貿區後,早年放棄了學業的兩個幼弟重新拾起書本,老父親也是不用天天下地,而是可以穿上體麵的衣服接受別人的吹捧。

這些就更加堅定了他想要在餘勝軍上闖出更大名堂的心思,因為他要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奈何過去幾年雖然參加的戰事不少,卻是沒有太過耀眼的功勞,隻是靠積累的資質熬到了營長的位置,然而今天,機會似乎終於來了!

帶著一絲興奮的心情,方韓林看著前方的太平軍騎兵,眼中的他們彷佛並不是敵人,而是一個個功勳一樣!

近了,更加近了,隨著那些太平軍的騎兵們呼嘯而來,當方韓林都可以清晰的看見他們手中刀劍長槍的寒光時,他果斷的麾下了手中的指揮刀:

“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