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行為揭秘,找準心靈的“羅盤”(1)(2 / 3)

不管你是何種人,在生活中都應該有自己的準則,不能人雲亦雲、盲目從眾,應該理智地分析形勢,堅持正確的立場。否則,不但會失去自我的個性,還會遭遇一些風險。那麼,該如何避免從眾的心理行為呢?心理專家建議:

1.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理性地對待周圍發生的事,不要人雲亦雲,給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審時度勢,不要鼠目寸光。要長遠地看待問題,不要為了眼前利益而盲目追隨大眾。

2.堅持真理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大眾的意見有時候未必是對的。如果經過檢驗你的觀點和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你就應該堅持真理,盲目從眾隻會扼殺你的創造力。

3.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

這裏的目標包括生活目標和工作目標,在目標的指引下,作出合乎實際的決定。當然在作決定之前,還需要考慮清楚它給你帶來的長期效應,做到心中有數。

4.培養堅定的意誌力

堅定的意誌力可以幫助你完成一項自認為不可能完成的艱難任務。意誌力的培養可以從做一個小決定開始,作了決定然後照著規則堅定地執行下去。

人有時候很奇怪,會對某一事物很癡迷,其中,不乏對E-mail的瘋狂迷戀者,時刻關注著有沒有新的E-mail。這種狂熱心理,怎麼樣才能擺脫呢?

人有時候很奇怪,總是喜歡在一定的規則下做事,沒有規則就會給自己創造規則。本來可以隨心所欲,卻非得給自己製造些障礙來;這反映了人對不可知、無序、不確定的一種恐懼,害怕麵對不可知的未來世界,很喜歡給自己製造安全的環境。因此,在這種心理之下,人們會對某一事物表現出瘋狂迷戀的心理。對E-mail的瘋狂迷戀,就是人內心害怕沒有規則的體現。

“E-mail使我安心、放心、開心”

沈瑩就職於一家網絡公司,每天少不了和電腦打交道,使用E-mail的頻率相當高,無論大事小事她都喜歡寫E-mail,哪怕是被她mail的人就坐在自己正對麵。她電腦裏保留著自她懂得收發E-mail起的所有郵件,最早的一封是1996年的。每次換電腦,她都要把這數以萬計的郵件搬到新家去。同事們都說她對E-mail的迷戀達到了瘋狂的地步。

而她給出的理由是:如果當麵說或者是在電話裏講,對方也許聽過很快就忘了,很多事情從此死無對證。白紙黑字,誰也賴不掉。可以消除內心的不安,使自己心安理得地做事。另外,E-mail有抄送、暗送、轉發等功能,簡單的幾個詞,裏麵大有玄機。它們有時比會麵更曖昧,比八卦傳媒更辣手。你所寫的每一個字,都將作為之後的mail法庭中的證詞。閱讀E-mail有時就成為一種額外的樂趣,甚至比朋友窮極無聊時群發的小遊戲還有趣。總之,使用E-mail是好處多多,它“使我安心、放心、開心”。

心理學家認為,瘋狂迷戀E-mail是一個預兆式的體驗,預兆就是給沒有規則的心理製造一種規律。患有強迫症的人喜歡循規蹈矩,他們生怕出什麼錯,很相信預兆,相信有一股神秘力量在驅使著他們,認為E-mail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被一種無形的東西操控著。

還有心理學家認為,瘋狂迷戀E-mail是一種非理性行為,這些人喜歡被感性控製,喜歡脫離現實世界,喜歡用一種規則來主導自己的生活,長期形成的規律可以使自己心安理得,在心理上獲得一定的安全感。同時,有著非理性行為的人通常比較感性,缺乏對現實世界的理性思考。

生活中,通過E-mail可以彌補各方麵的不足,它方便快捷,能幫助人及時有效地處理突發事件,幫助人們在工作中有效地與客戶溝通,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對E-mail的迷戀達到瘋狂的地步,就會給人帶來一定的心理困擾。因此,一定要想辦法擺脫對E-mail的這種瘋狂迷戀。

1.改變固定的生活模式

不要隻按著一種固定模式生活或工作,試著做些改變,把自己關注E-mail的時間用來做其他的事。例如,可以看看當天的新聞或天氣情況,關注一下周圍發生的重大事件。

2.製定一個合理的時間計劃

給自己的生活做一個合理規劃,具體什麼時間做什麼事都要詳細羅列出來,隻要按著這個計劃實行一段時間,當生活被另外一種合理的規律打破後,就不會再那麼迷戀。

3.調章心理

讓自己變得理性,不要讓感性情緒占了上風,清楚認識你的非理性行為,有意識地克製這些行為,如聽聽音樂或者寫寫日記等,適當調章自己的迷戀和依賴心理。

通過手機,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騙子,利用它,人們可以編造各種虛假信息。手機,並不會使人說謊,但它卻成了人們撒謊的工具。手機撒謊,如何看待?

在信息時代,手機成了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溝通工具。手機,可以幫我們迅速、快捷地聯係到任何想聯係的人,但手機在擴展了人們的想像力同時,也能幫助人們“演戲”。它可以使人們成為想像中的樣子,甚至成為編造出各種謊言的高手,掩蓋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