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幫我擺脫加班”
張強在一家外貿公司做翻譯,工作總是很忙,總是加班,周末想和朋友們聚聚都沒時間。這周末,朋友們約他打牌,張強好久都沒摸過牌了,手都有點癢癢了,於是,琢磨著想個方法擺脫加班。最後,他想到了手機,手機完全可以幫助自己撒謊。
星期天,張強早早地就和牌友們開始切磋技藝,玩的正在興頭上時,突然手機響了,是老板打來的。老板問:“小張,你在哪呢?”“在火車站等著接親戚呢,他是外地人,從來沒來過這邊,”老板還不死心,接著問:“那你看能不能抽一點時間來公司一趟啊?”
張強急忙答道:“老板,實在對不起啊,老婆今天沒在家,我還要帶孩子,實在是沒時間啊。”“哦,那就算了,我再找其他人吧。”張強高興地說:“這年頭,手機撒謊可真方便。”在手機的掩護下,張強成功地擺脫了加班。痛痛快快地和朋友們玩了一個周末。
心理專家認為,手機之所以能夠幫助人們進行撒謊,是因為手機可以幫助人們打破時間、地域的限製和任何人取得聯係,而對方卻不知道自己的真實位置,這樣,對於對方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隨意地編造各種理由。因此說,手機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提供了自由說話的時間和空間。
但手機也揭示了我們內心最不光彩的一麵,在彼此溝通的時候,我們看不到對方的言行舉止,沒有眼神交流和身體語言,無法判斷對方說話內容的真實性。手機就像人們的保護傘,為人們撒謊提供了絕好的工具。
使用手機撒謊人人都會,而且都有可能成為高手。但是手機是一種個性化的東西,說實話還是謊話完全取決於自己。利用手機撒謊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困境,避免尷尬,但是也有一定的消極影響。
1.為了正當利益,撒謊也無妨
如果我們使用手機撒謊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那就無可厚非。例如,銷售員為了爭取訂單,使用手機撒謊是一種推銷策略。女孩為了擺脫異性的糾纏,利用手機編造各種謊言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
2.為擺脫困境,撒謊未嚐不可
手機給人們提供了充足的準備時間來應對不同的來電,不同的鈴聲會給人不同的暗示。對於有些不想接不想麵對的人和事,我們就可以借助手機來給自己圓謊,擺脫尷尬的局麵和場景,避免無聊的話題。“抱歉,我現在不方便和你說話,正在開會,”“對不起,今天太忙了,沒時間”。這些借口既幫助自己擺脫困境,又使對方感到自己十分繁忙。
3.違背道德的撒謊不可取
如果人們利用手機編造各種謊言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和貪欲,甚至違背了道德的底線,那就是不可取的。例如,手機成了保護婚外情理想的工具,“親愛的,我今天要加班,要晚點回去了,”“我今天有重要會議,不能回家陪你了,”而實際上,當事人已經不知跑到哪兒和情人幽會去了。
很多人害怕坐飛機,覺得乘飛機不安全,在飛機上沒有自由。心理專家認為這種反應很正常,因為乘坐飛機對人確實有破壞性的影響。
如今,飛機作為一種非常快捷的交通工具,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青睞,但據調查,25%的人不喜歡乘飛機。各種原因都有,如覺得失去自由,擔心飛機出事等。心理專家指出,其實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地麵的生活,突然轉換到了高空,改變原來所熟悉的環境,心理上是難接受和適應的,恐懼感的產生也就在所難免。
“我總是擔心飛機會墜下去”
趙傑是一家公司的銷售部經理,因為業務需要,他常常要奔波於幾個城市之間。他說:“我超級害怕坐飛機,如果時間允許,出差的時候我肯定會選擇做火車或者大巴。但因為工作和時間關係,我一個月最少坐四次飛機。說實話,每次坐飛機之前,乘機過程都會在我腦子裏一邊又一邊地回放。另外,我會在上飛機之前吃安定藥,飛機一起飛,我就會做深呼吸來讓自己放鬆;然後,我會使自己忙起來,下棋、看書等,總之,我會竭盡全力使自己忘記自己是在飛機上。但一旦飛機上的廣播響起,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飛機是不是出什麼故障了,會墜下去嗎?’因為害怕乘飛機,我現在都已經考慮要不要換一份工作了,盡管我時常告訴自己飛機的安全性很高,但好像一點用也沒有。”
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坐飛機,其主要原因是覺得飛機不安全。事實上,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中國民航學院安全科學研究所所長孫瑞山說:“飛機出事故的概率相對於其他交通工具是很小的,飛機和汽車的比例是1∶3000;和火車的比例是1∶1000。”這些數據盡管很有說服力,但人們還是心存恐懼,其主要原因是媒體總是對國內外空難事故進行大篇幅的報道,而對汽車和火車事故卻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