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牛參加日本人的便衣隊
1941年,日寇侵占了勍香後,人民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老百姓開始不敢回家,有的住在山洞裏,有的跑到外村親朋家裏。幾個月後,敵人還沒有退走的樣子。老百姓看看不能常住山洞,也不能老寄住親朋家,同時村裏也維持開了,才陸續回家,開始生產。我大哥也就是在這時候,通過長城部的便衣隊安排回新安村當了閭長。
老百姓的生活雖還是十分的困難,但總能對付活下去了。在這時候,長城部的便衣隊也來到了我們的村裏,住在我的家裏。老百姓的心裏有了靠山,生產、生活也逐漸安心了。
因我大哥是閭長,日本人的便衣隊亦常來我家。所以有的時候,兩家的便衣隊會同時到來。先來的招待吃喝,後來的聽見家裏有人說話,不直接回來,先在外麵叫,等我們出去接了頭,說家裏來了“親戚”,然後把後來的便衣隊招待到另一個房間裏。兩家雖同時來,但都互不幹涉。
為了工作方便,加強敵人內部我們的力量,長城部的便衣老牛,通過已打入敵人內部的自己人巴隻,在我家說好也參加敵人的便衣隊,並商定次日由巴隻負責和日本人一起來我家接老牛去勍香。
第二天吃過早飯,我和老牛到常喜房頂了望,看巴隻來了沒有。剛到房頂一看,廟後邊過來兩個日本人,大背著槍,上著明晃晃的刺刀,可是不見巴隻。眼看兩個日本人快要到我們跟前了,我和老牛就往我家回,但日本人緊跟我們也朝我家走來。我倆剛進門,日本人便進了院,緊跟著又進了門。眼看敵人就在身後,老牛不慌不忙地端了一簸箕草就喂牛。不知老牛心裏如何,我害怕得心都快跳出來了。再看老牛很沉氣地將兩手插向褲腰,抓住了兩支手槍,準備拚命了。正在我們全家萬分緊張的時候,巴隻滿頭大汗地在大門外大叫:“不要怕,不要怕,是自己人!”這時我母親才長出了口氣罵巴隻:“不要怕?快把我們怕死了!”
原來巴隻在勍香動身時沒煙了,買了盒煙,落在兩個日本人後邊,才造成了這一場虛驚。
二、長城部運棉套
抗戰期間,不論什麼物質都十分困難。堪堪(眼看著)到了冬季,部隊還穿不上棉衣,又要打戰,經常在野外生活,老百姓看了也心疼。我們村有國民黨85師放下的一個師的舊棉套。我大哥將這情況和長城部的便衣談了,便衣隊馬上將這情況彙報給領導。長城部領導得到彙報後,決定派部隊民工前來我村運出這些棉套,給部隊做冬衣。
要把這些套子運出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村後麵的山上,就有日本人的碉堡,離我村不到一裏路,一旦被敵人察覺就不得了。
所以正式運前,在我家開了幾夜會,研究運套子的具體辦法。因我年齡小,開會不讓我參加,隻讓我在外麵放風。
記得有以下這麼幾條決定:
(1)從運套子的前一天起,親戚朋友來村不能出走。
(2)運套子的時候,從天黑起,除參加工作的人員外,村民不許走出門外。
(3)各家的狗,一律由各家負責,不能讓發出叫聲。
(4)運套子工作不結束,村裏人堅決不能外出,牲畜不能發出聲音。
運套子的當天晚上,我的職責就是管好我家的兩隻狗。這兩隻狗是我喂大的,特別聽我的話。白天家裏就給它們蒸了一籠窩窩頭,夜裏我一見它們的耳朵豎起來,就讓吃窩窩。一直管到晚上約三點多鍾,我哥回來說:“把狗放了吧!都走了。”
這次運套子,來了多少部隊,多少民工、牲畜,套子運到了哪裏,除領導外任何人都不知道。因計劃得當,在運的過程中,沒有發生一點意外,任務完成得十分圓滿,領導滿意,人民滿意。長城部,抗敵決死隊之二縱隊。當時薄一波組織領導一縱隊,韓鈞、張文岸領導二縱隊。二縱隊駐地暖泉頭村,自成立起就在我們這一帶活動,晉西事變後撤走。
三、薄老太太住我家
我村名叫新安村,位於汾西縣勍香鎮勍香村南二裏處。抗戰時期,我們這一帶常駐抗日軍隊,而指揮機關總是駐在我們村裏。決死二縱隊司令部的領導每次來,都是住在後村我家和我叔父家。韓鈞、張文昂等人住在我叔父家裏,艾子謙和薄一波的母親、愛人住在我家裏。韓鈞、艾子謙雖是縱隊的領導人,卻平易可親,沒有一點官架子,隻知道抗日,幫助人民生產,改善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