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和文字的產生,促使了人類的進步。我們的祖先在勞動實踐的過程中產生了語言,而後發明創造了文字。他們用文字記述著語言,又用語言豐富了文字。語言和文字傳承至今,是我們每一個現代人的福分。盡管我們不能與我們的祖先同桌共飲,但我們可以從他們遺留下來的文字當中,獲取豐厚的營養,豐沛我們的人生內涵。
我們的祖先,通過文字的傳播在延長著他們的生命!
每當我傾聽並享受著《詩經》、《孔子》、《孟子》……這些先人的美妙樂章之時,無不感慨萬千。有感先人的偉大和睿智,他們竟能把無形的聲音,用有形的文字刻錄下來,穿越時空,調動人類的眼睛,將古代文明和時代精髓,代代相傳,恩澤後世。
人類用語言和文字,砌築著人類的文明史,亦砌築著人類曆史進程的滄桑。在曆史的長河中,我們每個人都不過是滄海一栗,微不足道,然而,我們卻可以利用文字,這個有形無聲的錄放機,來延長我們每個人有限的人生半徑。
我們祖先創造的語言,發明的文字豐富而多彩。文字如山,語言似海。我們在這山與海之間行走著,搬來運去,砌築著文字這座金字塔。我知道,在文字搬運的過程中,無論是組合還是發明創造,遠遠不比修建一座高樓大廈那樣輕鬆,甚至,有時要比建設一座高樓大廈所付出的心血還要多。不過,我無怨無悔,甘願去當一名小小的搬運工。
在搬運文字這項工程中,我實施了三十多年,亦沒有一項令我滿意的項目,呈在世人的麵前,甚是慚愧。然而,我卻很自信,也很滿足,畢竟我在搬運著!
十年前,我曾草成一本叫做《陳貞情懷》的小冊子,那是好友廣輝催促的產物,真是讓世人貽笑大方。眨眼之間,十年光陰一晃而過。其間,我雖然在不斷地搬運著詩歌的文字,可是卻沒有一件產品令自己滿意,為此很痛苦,曾經一度彷徨。尤其是在事務繁忙之時,常常有一種無聊的東西,夜襲心頭。那時,我在想:難道我的詩篇就此了結?難道我的詩篇就此付諸於飯前酒後?……當我從喧囂的塵世之間,回歸冷靜之後,心靈深處的那把火種卻要燃燒!睜眼看世界,閉目寫文章。當我搬運著沉重的文字,慢慢地砌築出這本拙作《三品人生》時,卻已是在十年之後的今日了。
甚是可惜,2010年的春天,出差到安陽,一本砌築得滿滿的詩歌日誌手稿,遺失酒後,尤其後悔的是沒有留存底稿,為此,我發誓戒酒一年,借此省已!
在我的詩觀裏,這樣寫著:大千世界,一事一物,一言一行,無不是一首流動的詩。在那尋常的事物中,在那平凡的語句裏,在那平靜的表麵和背後,無不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詩人的工作就是:
用犀利的目光去觀察;用滴著血的心去感知;用口叼著的刀去挖掘;用建築師的匠心來砌築詩歌這座神聖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