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走人心
不留印痕
詩人陳貞在他詩歌的創作過程中,開始了自覺地對社會進行思考,並承擔了對生活、對人民用詩的語言來結構一個主題,從而使他的詩從意象組合到哲學高度,進入審美地帶。如《船》一首:
用一生的漂泊
去普度眾生
可從始至終
都被風浪浸蝕
詩人陳貞在他的哲理短詩創作中,潛質地存在著一種挑戰,一種光芒,一種孤獨,讀後給人一種亮的光澤,厚的純樸,美的享受。再如《郵票》一首:
不僅僅是從一個驛站
到另一個驛站的通行證
而且還是護“心”使者
詩人萊辛在他的作品《拉奧孔》一書中說:“情感和激情的網是既精微而又繁複的,連最嚴謹的思辨也很難從中清楚地理出一條線索,來把它從錯綜複雜的牽連中一直理到底”。詩人陳貞在愛情詩的創作和探索中,給讀者留下了一片思考的空間,提供了一條又向往,又走不近的線,他獨樹一幟地追求著這一根線,如《油菜花開》一首:
油菜花開
朵朵笑我孤獨的人
孤獨地徘徊在孤獨的田埂上
春色年年
花開依然
隻不見伊人搖春光
羨慕蜂兒
釀蜜而果
春水滿池潮起又潮落
為了彌補一次失約的過錯
我願用一生來守望
直到蕊敗花謝在春泥中埋葬
詩人陳貞真誠地、熱烈地謳歌了當代人對真實愛情的大膽追求,忠貞之愛無疑是美好的,但她成為一種理念繩索的時候,卻在捆綁人的靈魂。勇敢地背叛定型的理念,猶如從傳統中解脫,獲得靈與肉的自由,那雖短暫卻是真實的靈魂之愛,比天長地久信仰中承受精神的折磨要美好。如《租賃春天》一首選第二節:
春天如果能夠租賃
要麼就把她放在秋天
感受點滴秋霜收獲的愁緒
變換一下角色春知秋寒
詩人陳貞這一首愛情詩,是對傳統道德準則的挑戰,也是新的價值觀的確立、升華。這種對愛情觀清晰的梳理和突圍,來自生命意識的複活。
我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細讀了陳貞的詩集(審稿)。總的感受有三點:其一、真。人真誠,詩也真誠,沒有絲毫假的存在。其二、勤。詩人很勤奮,人常說:“好詩不負有心人”。其三、迷。詩人是一位地地道道、徹頭徹尾的詩迷。佛說:“你對寺(詩)迷,寺(詩)才能對你迷”。
在他118首詩(篇)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一輯“三品人生”組詩和第四輯中的《痕》、《船》、《郵票》、《墓塚》、《算盤》、《臉麵》、《趕海》、《茶》等。這些詩是我眼睛裏的亮點,是我心房上的旗幟,是我河流中的浪花。
短文寫到這裏,我心裏有一絲酸酸的感受。陳貞先生,雖然你身在武漢,望常回家看看。故裏是你詩的河床,家鄉就是你詩的流量。是為序。
2011年5月29日於鄭州詩緣居
高旭旺: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世界漢詩協會副會長兼河南分會會長、《大河》詩刊社社長、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