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氏故意對丈夫道:“常言道:人麵逐高低,世情看冷暖。馮主事雖然欠下老爺銀兩,見老爺死了,你又在難中,誰肯唾手交還?枉自討個厭賤,不如吃了飯趕路為上。”沈小霞道:“這裏進城到東門不多路,好歹去走一遭,不折了什麼便宜。”李萬貪了這二百兩銀子,一力攛掇該去。沈小霞分付聞氏道:“耐心坐坐,若轉得快時,便是沒想頭了。他若好意留款,必然有些齎發。明日顧個轎兒抬你去。這幾日在牲口上坐,看你好生不慣。”聞氏覷個空,向丈夫丟個眼色,又道:“官人早回,休教奴久待則個。”李萬笑道:“去多少時,有許多說話,好不老氣!”聞氏見丈夫去了,故意招李萬轉來囑付道:“若馮家留飯,坐得久時,千萬勞你催促一聲。”李萬答應道:“不消分付。”比及李萬下階時,沈小霞已走了一段路了。李萬托著大意,又且濟寧是他慣走的熟路,東門馮主事家,他也認得,全不疑惑。
走了幾步,又裏急起來,覷個毛坑上自在方便了,慢慢的望東門而去。
卻說沈小霞回頭看時,不見了李萬,做一口氣急急的跑到馮主事家。也是小霞合當有救,正值馮主事獨自在廳,兩人京中,舊時識熟,此時相見,吃了一驚。沈襄也不作揖,扯住馮主事衣袂道:“借一步說話。”馮主事已會意了,便引到書房裏麵,沈小霞放聲大哭。馮主事道:“年侄有話快說,休得悲傷。誤其大事。”沈小霞哭訴道:“父親被嚴賊屈陷,已不必說了。兩個舍弟隨任的,都被楊順、路楷殺害。隻有小侄在家,又行文本府提去問罪。一家宗祀,眼見滅絕。又兩個差人,心懷不善,隻怕他受了楊、路二賊之囑,到前途大行、梁山等處,暗算了性命。尋思一計,脫身來投老年伯。老年伯若有計相庇,我亡父在天之靈,必然感激。若老年伯不能遮護小侄,便就此觸階而死。死在老年伯麵前,強似死於奸賊之手。
“馮主事道:“賢侄不妨。我家臥室之後有一層複壁,盡可藏身,他人搜檢不到之處。今送你在內權住數日,我自有道理。”沈襄拜謝道:“老年伯便是重生父母。”馮主事親執沈襄之手,引入臥房之後,揭開地板二塊。有個地道,從此鑽下,約走五六十步,便有亮光,有小小廊屋三間,四麵皆樓牆圍裹,果是人跡不到之處。每日茶飯,都是馮主事親自送入。他家法極嚴,誰人敢泄漏半個字?正是:
深山堪隱豹,柳密可藏鴉。
不須愁漢吏,自有魯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