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沈小霞在馮主事家複壁之中,住了數月,外邊消息無有不知,都是馮主事打聽將來,說與小霞知道。曉得聞氏在尼姑庵寄居,暗暗歡喜。過了年餘,已知張千、李萬都逃了,這公事漸漸懶散。馮主事特地收拾內書房三間,安放沈襄在內讀書,隻不許出外,外人亦無有知者。馮主事三年孝滿,為有沈公子在家,也不去起複做官。
光陰似箭,一住八年。值嚴嵩一品夫人歐陽氏卒,嚴世蕃不肯扶樞還鄉,唆父親上本留己待養,卻於喪中簇擁姬妾,日夜飲酒作樂。嘉靖爺天性至孝,訪知其事,心中甚是不悅。時有方士藍道行,善扶鸞之術,天子召見,教他請仙,問以輔臣賢否。藍道行奏道:“臣所召乃是上界真仙,正直無阿,萬一箕下判斷有忤聖心,乞恕微臣之罪。”嘉靖爺道:“朕正願聞天心正論,與卿何涉?豈有罪卿之理?”藍道行書符念咒,神箕自動,寫出十六個字來。道是:
高山番草,父子閣老。
日月無光,天地顛倒。
嘉靖爺爺看了,問藍道行道:“卿可解之。”藍道行奏道:“微臣愚昧未解。”嘉靖爺道:
“朕知其說。’高山‘者,’山‘字連’高‘,乃是’嵩‘,字;’番草‘者,’番‘字’草‘頭,乃是’蕃‘字。此指嚴嵩、嚴世蕃父子二人也。朕久聞其專權誤國,今仙機示朕,朕當即為處分,卿不可泄於外人。”藍道行叩頭,口稱不敢,受賜而出。
從此,嘉靖爺漸漸疏了嚴嵩。有禦史鄒應龍,看見機會可乘,遂刻奏:“嚴世蕃憑借父勢,賣官鬻爵,許多惡跡,宜加顯戮。其父嚴嵩溺愛惡子,植黨蔽賢,宜亟賜休退,以清政本。
“嘉靖爺見疏大喜,即升應龍為通政右參議。嚴世蕃下法司,擬成充軍之罪,嚴嵩回籍。未幾,又有江西巡按禦史林潤,複奏嚴世蕃不赴軍伍,居家愈加暴橫,強占民間田產,畜養奸人,私通倭虜,謀為不軌。得旨三法司提問,問官勘實複奏,嚴世蕃即時處斬,抄沒家財。
嚴嵩發養濟院終老。被害諸臣,盡行昭雪。
馮主事得此喜信,慌忙報與沈襄知道,放他出來,到尼姑庵訪問那聞淑女。夫婦相見,抱頭而哭。聞氏離家時,懷孕三月,今在庵中,生下一孩子,已十歲了。聞氏親自教他念書,五經皆已成誦,沈襄歡喜無限。馮主事方上京補官,教沈襄同去訟理父冤,聞氏暫迎歸本家園上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