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晉·陳壽《三國誌·吳誌·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裴鬆之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釋義】
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近義詞】
另眼相看
【反義詞】
視同一律
【典故】
呂蒙是三國時東吳的大將軍,他有勇有謀,立下過很多汗馬功勞,但是他小時候家裏卻很窮,沒有錢讀書,所以根本就不認識幾個字。後來,為了謀生,他就投靠了自己的姐夫鄧當,當時鄧當是東吳孫策手下的一個將官,呂蒙跟著鄧當四處作戰,非常的勇敢。
鄧當手下有一員將官,看到呂蒙年紀很小,就很看不起他,說:"你一個小孩子能做什麼,不在家裏好好讀書,卻來打仗,這不等於是拿肉喂老虎嗎?"呂蒙聽了很生氣,舉起刀就把他殺了。後來,呂蒙逃到了一個朋友家裏,孫策聽說了這件事,就派人找到了呂蒙,要將他斬首,多虧了幾位將官的求情,呂蒙才被孫策收在帳下,讓他立功贖罪。
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即位。他勵精圖治,努力操練兵馬,檢閱軍隊時發現呂蒙帶領的部隊紀律嚴明,很有秩序,而且士氣高漲,訓練非常用心,就又另外分派給他很多士兵讓他訓練。
後來,呂蒙屢次立下大功,孫權很看重他,就有心讓他學習文化,他很認真地堆呂蒙說:"呂蒙,你現在是國家的大將軍,沒有文化可不行,要多讀點書啊!"可是呂蒙卻漫不經心地說:"主公,現在咱們整天打仗,哪有時間和心情去讀書啊!我雖然大字不識,可不也照樣領兵打勝仗嗎?"孫權無奈地搖了搖頭,繼續勸他說:"要論忙,我不是比你還忙嗎,盡管這樣我還抽時間學習呢?還要曹操,年紀都那麼大了,人家也很好學,多讀點兵書,對你將來打仗也很有好處的。"
呂蒙聽了,暗下決心,一有空閑的時候就讀書,學問增長的很快,有一次,他和櫓速一起探討國家大事,每每引經據典,魯肅非常驚奇說:"我上次見你的時候,你還隻是個大老粗,隻知道行軍打仗,現在竟然知道了這麼多知識,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吳下阿蒙了。"
呂蒙也很自信地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再也不會是以前的大老粗了,你可別用老眼光看人了。"
【課本鏈接】
語文出版社S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第19課,《怒吼吧,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