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端木夢錫留畫(1 / 2)

端木夢錫(1899—2000)著名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致力於美術教育和創作七十餘年。

名家後人群言堂

端木夢錫與他的畫永存

皮公亮

端木夢錫是我的小學美術老師,他是1934年來到武漢大學附屬小學任教的。當時我隻有九歲,讀小學四年級。端木老師平易近人,課餘時間帶我們打籃球,我們師生感情就是從那時建立起來的。1944年,我到四川樂山進武漢大學,1945年,他重返武大工作(武大遷四川後,附小停辦,他已離開武大),擔任庶務組主任,我們又見麵了。1950年,他調到武漢市十五中任教。我從武大畢業後,也在武漢市工作,曾去十五中看望過他,一直保持著來往。

端木夢錫1900年12月29日出生於河北省(現河南省)南樂縣一個耕讀之家。1918年考取河北省第四師範學校,受教美術劉老師的影響,酷愛繪畫。1929年,他考取北平美術學院,曾師從齊白石、王夢白、邵逸軒等大師學習國畫,並臨習故宮宋、元名跡。1939年,他在樂山離開武大附小後,去四川南虹藝專任教,結識了徐悲鴻、傅抱石等大師。徐悲鴻讚其國畫清新俊逸,傅抱石借用其畫《琵琶》、《海棠》兩幀冊頁,以作教材參考。

端木夢錫將畢生精力,貢獻給美術教育和國畫創作事業。1932年,他在北平學習期間,就舉辦過個人畫展,抗日戰爭期間,他在四川不少地方辦過個人畫展。抗戰勝利後,1948年4月,由武大出麵,在漢口合作路,舉辦個人畫展。當時武大周鯁生校長題寫了《端木夢錫先生畫展特刊》刊名,特刊上登了蘇雪林、李國平等教授的文章,對他的畫品和人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新中國成立後,他更是專心投入繪畫和美術教育事業。他的作品獲得了廣泛的讚譽。特別是八十歲以後的作品,達到了揮灑自如、爐火純青的境界。他先後到日本、新加坡、德國、中國香港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並即席揮毫,為弘揚與傳播中國書畫藝術做出了很大貢獻。

他先後受聘為江漢大學名譽教授、中國函授書畫大學湖北分校特約教授、東湖畫院院士、文化部國畫創作組成員。他還被授予國家“老有所為精英獎”。

武漢市為了保護這位名揚中國畫壇的大師,安排他住進湖北人民醫院高幹病房,在相當長時間裏,端木夢錫每天在醫院裏堅持作畫,他告訴我說,這樣可以鍛煉大腦。作畫的時候,還要安神運氣,也算是一種運動吧!

端木夢錫先後在武大工作十年,對武大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與武大一些老教授一直有來往。1996年,他作了一幅畫,寄給台灣的蘇雪林,祝賀她百歲誕辰,蘇雪林收到後非常高興。回信說:“一別四十餘年,親故凋零,幸喜我等尚複健在,前以賤辰,蒙惠贈古鬆一幅,氣力遒勁,豪氣幹霄,九十多歲老人,有如此之腕力,知貴體健康愈恒,不勝欣慰,當托人付裱,懸之寒齋,蓬蓽生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