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宋兩國簽署“天眷和議”的過程來看,以宗磐為首的保守派在朝中已經完全掌控了局勢。
更進一步的事情發生了,金熙宗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正月,宗磐一係的左丞相宗雋被任命為太保兼領三省事,與宗磐、宗幹共執朝政。另外,左副元帥完顏昌被任命為都元帥,掌握了金朝最大的軍權,保守派在金國朝中的勢力如日中天,終於達到了權勢的頂峰。
以宗幹為首的改革派根本就不是隨便認輸的人,不甘心就此接受失敗的命運,為了國家的命運,也是為了自己的命運,改革派決定聯合金熙宗完顏亶發起對保守派的絕地反擊。
本來宗磐為首的保守派所提倡的歸還河南、陝西兩地給南宋的建議在金國上下是非常不得人心的,除了保守派這幾位人士外自身外,稍有分析能力的人不會支持這一出賣金國利益的無恥舉動。趁著朝臣們對於保守派的不滿情緒,在宗幹為首的改革派領導下,朝中眾多正直的大臣們決定聯合起來對保守派發起主動進攻。
金熙宗也看到宗磐一係的勢力擴張太快了,在宗幹的建議下,受宗翰事件影響而被罷官的希尹重新進入了金國的高級領導層,官複原職任左丞相兼待中。鑒於希尹一直堅持封建化的道路,現在已經和宗幹緊密聯合在一起,準備尋找時機反戈一擊,挽救金朝於水火之中。
不過這是宗幹等改革派反攻的第一步,為了說服完顏亶下定決心收拾保守派,宗幹決定要聯合朝中的重臣們徹底揭發宗磐等人不可告人的陰謀。
這樣,宗弼又一次被推上了曆史舞台。鑒於目前金國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以宗磐為首的保守派日益驕橫跋扈,或許還有更大的陰謀,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和改革派的命運,宗弼決定不再在後台默默地做貢獻,這一次要赤膊上陣了。
當然宗弼出麵來發起攻擊是有道理的,在天會十五年廢除劉豫的偽齊國以後,宗弼曾經和完顏昌共同鎮守過河南,在此時期,秦檜曾頻繁派使者王倫與完顏昌暗中談判,這些自然不可能逃過宗弼的眼晴。
在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同南宋的談判過程中,雖然宗弼是極力反對和談的,但卻被任命為和談代表同南宋方麵進行了談判。
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三月,宗弼雖然打心眼兒裏反對將河南陝西之地割賜宋朝,根本不相信“我以地與宋,宋必德我”這樣的謬論,但在金朝中央決策層做出決定以後,由他親手負責,正式將河南陝西之地交割給南宋。
但是宗弼還是比較深謀遠慮的,他深深知道,將河南陝西之地交與宋朝,對金朝整個戰略形勢很不利。當時他的敵人吳玠就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曾經說“今虜人以河南歸我,而陝西在其中,可謂失策,徐必悔悟”,以此來告誡將領不要被表麵的現象所迷惑,還是應該做好戰鬥準備。
宗弼在交接河南陝西之地時,特意把一些對南宋有著仇恨的原偽齊官員安排作州府官員,而平時就對南宋有感情的基本不用,同時告誡南宋這些原有的官員不得隨便免職。這樣,就為將來金軍重新收回這兩塊土地打下了基矗
在土地交接的過程中,宗弼發現南宋發布的詔書根本沒有像完顏昌所說的那樣,沒有將金朝割賜宋朝土地之事“歸德於金”,而是以收複失地的態度,既對南宋的“給臉不要臉”大為不滿,又對完顏昌主張割地的動機產生了懷疑。
史料記載,宗弼在到達上京時,曾經十分憤慨地對四輔軍帥說:“都元帥(完顏昌)割三京還南宋,何緣不諭吾計議其中?都元帥必有逆謀,欺罔國朝,恐與南宋別有異圖,其理未當。爾等四輔,自今後都元帥府應有行移軍文字,如吾不在府第,無吾手押,不得承受回報。故來麵諭爾等,切宜謹守,隻待吾急赴國朝,整會割還地土”。
因此,宗弼從正麵和側麵都或多或少對秦檜和完顏昌的私底下交易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上掌握了完顏昌等人企圖勾結南宋進行陰謀造反的情況。
安排好了軍務之後,宗弼返回上京後不久便秘密向金熙宗完顏亶上書,把宗磐、撻賴等人的陰謀詳細地告訴了金熙宗。
金熙宗就位以後,對金太宗一支總是比較寬容,特別是對宗磐心裏隱隱也有一點點“奪了人家富貴”的歉疚。所以,宗弼把這些情況告訴他之後,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太祖一係的宗弼企圖打壓太宗一係,隻是建議自己的皇叔宗弼好好休息,沒有采取進一步措施。
關鍵時刻,金熙宗完顏亶的老師韓昉出麵來做工作了。韓昉與完顏亶名為師生情同父子,對完顏亶的教育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完顏亶大力實行漢化改革的過程中,韓昉也是重要的智囊,很多的措施都是韓昉的主意。
韓昉不愧是遼朝的狀元,勸說的方式也和宗弼的完全不一樣。宗弼是列舉事實直接攻擊保守派,而韓昉則是通過古人的例子拐彎抹角來攻擊保守派。
韓昉所引用的例子是唐朝玄宗年間的事情。在唐玄宗在位初期,他任用姚崇、宋璟為宰相,結果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大好局麵;但在唐玄宗執政的後期,他任用了李林甫、楊國忠為宰相,結果導致了“安史之亂”,並使唐朝從此從強盛走向了衰敗。
完顏亶從小就接受韓昉傳統的漢族知識分子教育,對韓昉的所引用的例子不可能不知道所指的意思,韓昉實際上是影射宗磐、完顏昌等人就是金國的“李林甫”和“楊國忠”,如果不當機立斷除掉這夥人,那麼剛剛崛起的金國也將麵臨唐朝同樣的命運。
看來還是老師的話最管用,聽了韓昉的一番勸告後,完顏亶豁然開朗,立即回複:“後世之民疑周公曾殺其兄。以朕觀之,若是為社稷大業,即使有殺兄之舉,亦不當非也”。
師徒兩人用“江湖黑話”就把這件事情溝通好了。金熙宗終於決定對“保守派”下手,重新奪回朝政大權。
但是消滅保守派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朝廷內部,宗磐、宗雋位居三師,牢牢地把持著朝政;在軍隊方麵,撻賴任職左副元帥,牢牢地控製著兵權。萬一不慎反而容易被他們反製,這樣金熙宗和宗幹等人就會麵臨滅頂之災。
具有豐富政治鬥爭經驗的宗幹、宗弼和希尹等很有耐心,並且宗弼偷偷地把自己的軍隊帶到了上京的周圍駐紮,這樣就保證了鏟除宗磐等人計劃的穩步實施。
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六月,有一位叫吳十的郎君因為密謀造反而被處死,臨死前供認出是宗磐等人指使。
宗幹和希尹等人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於是,在金熙宗完顏亶的支持下,宗幹和希尹利用宗弼對於京城軍隊的控製,在上朝的時候將宗磐、完顏昌、宗雋等人抓獲。
其實,這事情比較耐琢磨,多少也有點蹊蹺:怎麼就那麼巧,這樣重大問題就正好被冤家對頭發現了?宗磐等人要謀反的話也沒有必要告訴郎君吳十這樣的小官,並且是先殺了郎君吳十才宣布他供認了宗磐等人指使他謀反。總之,這件事情怎麼看起來都是宗幹、宗弼、希尹等人做的一個“局”。
謀反是十惡不赦的潑天重罪,即使有免死鐵券都沒有用,金熙宗即便再寬厚也不可能寬恕要殺自己的人,於是聖旨隨即頒下,宗磐、宗雋被殺,而完顏昌在輩分上是金熙宗的“皇叔祖”,再加上自己及父輩的戰功,幸運地被免於一死,隻是被外貶到燕京擔任行台尚書省左丞相而已。
降職也就算了,外放忍忍也可以,讓完顏昌更加惡心的是,與此同時,金熙宗封南宋的降將杜充為右丞相,讓這樣的沒有骨氣的人跟完顏昌為伍。誰都知道杜充這個人人品很差勁兒,又是宗弼的親信,宗弼還曾經推薦他當傀儡皇帝呢。杜充這樣的人天天和完顏昌在一起,一個目的是羞辱完顏昌,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監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