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倫被殺從表麵上看隻是宗弼領導的權力鬥爭的犧牲品,但從事後的發展情況來看,就會發現王倫之死是金國內部女真族勢力對漢人勢力的挑戰的開始。因為下一個鬥爭的對象就不是類似於王倫這樣的不帶官職的使節,而是大名鼎鼎的金初文壇的首領人物宇文虛中。
宇文虛中(1079~1146)是當時的馳名宋金的大臣、詩人,成都華陽(今成都市)人。 北宋徽宗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進士及第,官至資政殿大學士。前文中金軍第一次進攻北宋時,就是這位宇文虛中出麵勸諫宋徽宗趙佶發出“罪己詔”,並且親自起草,立即調集各路勤王大軍進行全國性的支援行動。
北宋滅亡後,宇文虛中追隨新登基的趙構繼續在南宋為官。天會四年(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宇文虛中被任命為祈請使,負責擔任出使金國的重任。但是此時的金朝絲毫沒有與懦弱的南宋媾和的意願,南宋幾次派往金國和使節團基本上屬於被安排去打狗的肉包子,宇文虛中也難逃被金國扣留的悲慘命運。
由於後來宋金之間關係略有鬆動,金人釋放以前扣押的南宋使節陸續回江南,連大名鼎鼎的洪皓也輾轉回去了。但是宇文虛中不為所動地說:“二帝未歸,我不能回去”,於是獨立留下。由於宇文虛中儀表堂堂,文采卓然,金人愛其才藝,“加以官爵,(宇文虛中)即受之”,這樣的投敵行為使得洪皓等人很鄙視他。但是從南宋曆史研究來看,此時的宇文虛中心中懷有更大的抱負,忍辱負重,作為南宋的一名重要間諜生存於金朝廷中。他經常派人到南宋把金國內部虛實告訴宋高宗,每次金兵南侵,他也想方設法予以勸阻,真正是“身在金營心在宋”。
當時的宇文虛中在類似於文化沙漠的金朝絕對是一個文壇領袖,後人們把宇文虛中稱之為金代詩人,在金國初期的文學界中,宇文虛中還是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還有人稱宇文虛中為金代初期詩詞方麵的開山鼻祖。在被軟禁在金朝時期,他的詩詞風格一改以前北宋時期的酸臭氣,很多都是感慨於家國破碎的詩作。例如《在金日作三首》其一:“滿腹詩書漫古今,頻年流落易傷心。南冠終日囚軍府,北雁何時到上林?開口摧頹空抱樸,脅肩奔走尚腰金。莫邪利劍今安在,不斬邪恨最深!”其他一些詩,如《上烏林天使》、《春日》、《己酉歲書懷》、《過居庸關》、《安定道中》等,或批評金人背盟,或寫出塞、思鄉之情,都較有內容和感情,與北宋時期流行的歸隱、逃禪的消極避世的作品形成鮮明的對照。
崇尚漢族文化的金熙宗完顏亶繼位後,作為大才子的宇文虛中的命運得到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金熙宗在宗幹的指引下,對遼國、北宋、南宋的漢族文人特別賞識,並且開始大量提拔漢族官員,而宇文虛中在當時的金國文學界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宇文虛中首當其衝被提拔重用,被封為翰林學士知製誥兼太常卿,爵位為河內郡開國公,負責和金熙宗老師韓昉一起製定金國的禮儀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