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世上仍存金兀術(1 / 1)

通過《說嶽全傳》以及評書《嶽飛傳》的影響,金兀術的名聲知曉度遠遠高於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並且這種影響至今仍然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中國古典小說有著濃厚的政治倫理色彩,其人物形象自然也富於道德意蘊,人物形象的構築往往是建立在美醜、善惡對立與互為比照的基礎上。小說《三國演義》有了“擁劉反曹”的政治倫理設定,劉備就完全成為正義的化身,而雄才偉略的曹操就成了邪惡的代表。《說嶽全傳》也是一樣,既然嶽飛在小說中被塑造成忠心愛國的民族英雄,那麼金兀術在人們的心目中自然就成了麵目猙獰可憎的反麵人物了。

長期以來,金兀術在中國曆來上就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曆史人物,一些漢族史學家始終把他描繪成伐宋戰爭的主凶,但金兀術在其家鄉卻始終名聲大噪,讚美他的神話傳說要超過任何一個金朝曆史人物。在黑龍江綏化、阿城有“金兀術點將台”,呼蘭、阿城有“金兀術運糧河”,阿城還有“金兀術斬將台”,在哈爾濱有“金兀術牧馬潮,前文中我們還提到過“兀術長城”,盡管這些史跡基本就是後人的偽托,把所有跟金朝有關的東西都套到宗弼的頭上,但卻反映了後人對他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