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葫蘆城 (1 / 1)

一隻碩大的葫蘆,升飄在水麵上。水是長年流動的,葫蘆卻不動,千年不動,根深蒂固。漢江從南麵汨汨流過,一副自由自在嫵媚誘人的樣子;性急的洵河匆匆趕去相會,眼看差數丈之距就可以擁抱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誰知秦嶺卻伸出一隻極小的小指頭兒擋住了它。洵河無奈,隻好拐個急彎繞個大圈才得以吻合了漢江。郭節外生枝的拐彎處,就是葫蘆的。根頸;那河道曲繞的大圈子,造成了葫蘆的圓身。

葫蘆一半在水裏,一半在麵上。露出水麵的半爿橢圓,暴滿了密密麻麻的籽牙兒。這籽牙兒就是房屋。一顆籽牙兒一幢房屋,從水邊鋪排齊熬爬上山頂。這其中有縣政府機關,有工農、商、學、劇團、醫院等各種單位,連屠民一起,大約上萬人,組成一個百業俱全的小世界。城中隻有一條水泥鋪的潔淨傾斜的公路,轉著圈兒盤旋到山頂。主幹線雖一條,但沿著公路兩邊伸開去的一係列小巷道兒,如脈似絡,有規律的縱橫交織於山包上,很象葫蘆籽牙兒間的瓤。那淩空飛架,左右交錯,斑雜紛亂的細電線,則是瓤肉,上的紋線。房屋因隨山勢而築,所以顯得皆矮小。因長年風沙霜雨侵染,呈現出一片土黃顏色。但城中的居民麵目十分姣好,尤其是那一個個大姑娘小媳婦,皮膚白淨細嫩,很容易讓人想起葫蘆籽牙殼裏那脆生生的玉籽兒。

入夜,通電以後,山包上閃爍著點點燈火,如天女散花,一片燦爛的光芒。這城便是一個發光的亮葫蘆了。

葫蘆城又是一隻寶葫蘆,四麵高山為屏,身下江水滋潤,永遠吸收著山水之精氣,始終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近期來,新起樓房層出不窮,更顯出繁茂旺盛的樣子。逢集趕場日,行人如螞蟻流竄予大街小巷,進行買賣交易。一些萬元戶應運而生了,開旅館的、搞運輸的、辦商店的,發展迅速。看來,葫蘆城裏的室是永遠取不完的。

葫蘆城位於洵河之陽,官稱旬陽,是漢江畔上一大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