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秋山農家 (1 / 1)

秋深了,天涼了,楓葉紅了,茅草黃了,高山瘦下來,農家卻胖了。映入人眼簾的,不再是千瓦焦牆。在五彩繽紛的,收割了秋莊稼的打扮下,山梁上的農家變得體態豐滿,雍容大方,厚實壯腴,格外的受看。門前那些高大的紅椿樹,象忠誠的衛士似的筆直站立著;它們的腰身上,拉著一根粗粗的龍須草繩兒,繩上搭曬著長長的繁亂的紅苕蔓子,組成了農家的第一道圍牆。苕葉曬幹碾成糠,是喂豬的飼料;苕杆鍘成短節節,是壯牛的好糧草。

寬寬的院壩邊,碼著高高的稻草垛子。草垛下,一條結實的黃犍牛,懶散地臥著,沐浴暖暖的陽光,正在休養它疲乏勞累了的身體。它真舒坦悠閑呀,渴了,探頭去身旁的石槽裏喝水,肚饑了,扭頭去扯草吃,已經在草垛下扯出一個岩洞來。整個用餐的過程,它的身子動也懶得動,主人給它安排布置的真好,也難怪,它是農家豐收戰場上的第一大功臣呀,接受優待是當之無愧的。

那條大白狗,是牛功臣的好夥伴。它搖著尾巴轉悠困了,便去躺在比它身體大許多倍的朋友身邊,用它們的獸語交談著,戲謔著。聽到陌生的腳步聲,警覺的大白狗便中止玩耍,迅速跑過去執行任務,“汪汪汪”地打招呼,熱情地迎接來客。可是它的表情過分親熱,竟使客人懼怕它,誤打它,咳,真是出力不討好的家夥。但它卻是農家最忠誠的衛士,它的威名使小偷之流聞聲膽寒。據說它能炙辨出客人與賊人、好與壞、善與惡,真是獸國中的“福爾摩斯”。

院壩中央,搭著一架架芝麻籠子。曬幹的芝麻榨出油汁,濃濃的香氣把農家熏得醉陶陶。芝麻稈是做鞭炮的原料之一,也是很好的硬柴火,易燃焰汪,急火做飯時離不開它們。

走過這重重外圍,才能來到房子下麵。本來是簡陋的土木結構建築物,現在卻嵌上畫檁飛簷,琉璃瓦之類的裝飾。看,勃鴿色的瓦麵上,曬著一隊隊排列整齊的紅苕片片。房簷下的檁條子上,掛著一串串黃燦燦的包穀穗子。還有男區一把把蘿卜纓子。

是曬幹做醃菜的。那一把把火炬似的高粱,果實用來烤酒,稈子用來紮條帚,綁鍋刷子。還有蘿卜片、柿餅串。蒜辮子……許多叫出名或叫不出名的收獲物,把農家裝飾得富麗華貴,氣勢不凡。

房後,土崖上挖著一個小窯洞,裏麵放著柴呀、炭呀等等常用雜物。地麵上,一眼地窖正升騰著雲霧般的熱氣;這裏麵冬暖夏涼,儲藏著澱粉豐富的大紅苕,營養很高的胡蘿卜,清神調味的生薑、菜糧兩用的洋芋……這些甘美的食物,吃到來年也不會腐爛。

農家的外表這麼豐富,裏麵一定會更加壯觀?進去看看吧,可是,兩扇厚實的大木門緊緊關閉著,鐵將軍擋了道。

主人呢?是上坡做耕種的收尾活路去了,還是下山趕集購置油鹽醬醋、扯布做新衣服去了?是去親戚家互表收成的喜悅,還皂去山鄉文化站觀看彩色電視?隻有等見到他們,我們才能進屋裏去領略另一番風光,傾聽一下他們的心聲。這次看來不行了,下次吧。

我想:農家的主人,一定是很厚道誠實的。這兒的山民是好客的,這兒的民風是淳樸的。如今,山民們的物資豐富了,感情更加實在。

我愛這秋山農家,我愛這些大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