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愛讀書。愛買書的人,誰不希望自己能有幾個漂亮的書架子?或竹子編的、或木頭做的,或藤條纏的……將書籍整齊排列在架上,置放在室內潔白的牆邊,看起來是多麼壯觀、多麼清雅、多麼文靜,也使人感到多麼豐滿、多麼富有,多麼充實……那情景,從物質到精神,都是一種崇高的享受。
我也同樣,早在剛剛識字,自己剛占有幾本。小人書兒的時候,就幻想著能有。個小人書架子來安置它但是,在窮鄉僻壤,為生活著想,有幾根木料,都掮到鎮上蠹賣掉,換商油鹽醬醋了,哪有用來做書槊子的呢?再說對工裏人來講讀書似乎不是正業,更何況我是個不醒事的孩童了於是,我就想法兒給自己的圖書找個安置處。開始,我把書兒整整齊齊地擺在床裏邊,枕頭旁,晚上睡覺前,想讀時取起來方便,在油墨的清香的微熏中,入眠也就更快了。後來,存書稍稍多了,我把它們排列在柴桌邊的裏邊,兩頭用兩塊木墩兒夾住,怕落灰塵,上邊又用薄席片兒蓋住。再後來,柴桌上也擺不下了,我乘家裏改建舊房,封閉一道的時候,在上邊留了一個兩尺來長的四方洞子,又在方洞中間夾上兩塊窄木板,做成一個有三格高的貼牆書架,看起來堂皇多了。雖然牆壁黝黑,木板窄小而粗糙,四麵又是泥巴糊的,但它畢竟是個正經的裝書的東西了。
那時,存書雖然少,質量也不一定都高,但我卻二本上本仔細地讀過一遍甚至幾遍,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不少人生的道理,使自己漸漸地豐實起來,增強了與艱苦環境做鬥爭的勇氣和能力。
上了中學以後,學校有圖書室,借閱起來方便多了,但我自己的存書,仍然在逐漸增多。住的集體宿舍,睡的架子床,我便找來兩塊木板,一塊釘在床頭的架上,二塊吊在床裏麵的牆邊,上麵排滿了書籍,睡在我上邊的同學往鋪上爬的時候,床架顫勃,書籍搖擺?危危欲墜,但老天保佑,書籍卻從來沒有掉下來將我砸傷。不過,同學們卻送了我一個“秀才”的稱號。哎,身在學堂反而被人稱為秀才,這對當時隻重視勞動改造,不重視讀書學習的風氣真是奠大的諷刺。
這裏記的雖然隻是書架的變遷,但卻多少可以透視一些我在學習道路上的成長,幸福、艱辛和昔痛啊。
現在好了,由於自己拿上了工資,有價值的書籍也成批地出版,現買和郵購都極為方便,我也有能力添置象樣的書架了。於是,住房裏,大的小的、高的低的書架和書箱擺了不少,並且個個上邊都擠得滿滿的,立放的平放的,一點兒空隙都沒有。我常常停立在房中,注視著周圍的書山,感到暢快,感到舒適,感到慰籍,疲倦消失了,煩悶趕跑了,精神清爽了。需要時,順手抽出一冊來,在桌前坐下,津津有味地讀下去……
隨著經濟的好轉,書兒繼續在源源不絕地湧進屋來。書架上裝不下了,隻得碼在桌上,堆在凳上,滿屋都是。象這樣月購量的持續下去,要不了多少年,這十二平方米的房子就不夠用了。書的增加,本是好事,但我卻常常感到內疚,因為書架上大量的書籍,我還沒有認真地讀過,大部分隻是翻一眼就放下了。內疚之後,我又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書架啊,不能隻圖量多,隻圖雅觀,隻圖藍名,關鍵的是,要把這有形的書架,真正地吃下去,變成無形的知識,在心裏矗起來……
麵對書架啊,我既感到興舂又覺得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