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
撫水一帶位於大周疆土邊境,因撫水地多是異族人,民風淳樸,但民眾未經開化,對中原文化一無所知,故一直被當作蠻夷之地。但撫水山水奇佳,青丘山上遍奇果佳樹,翼澤水裏多瑰禽異獸,土壤肥沃,氣候相宜,非常適合糧食種植。在兩代淮王的治理下,撫水便有了山靈潤育青林翠,水秀滋生五穀香的氣象。近幾年更是成了大周國的糧倉之一。
不僅如此,第一任淮王賀蘭念從中原請來了無數學識大家,開設學堂授課,教化平民。還把記載著中原耕種、紡織、冶煉、醫術等的書卷帶到了撫水。賀蘭念病死後,第二任淮王賀蘭若秉承父親遺誌,二十年來兢兢業業,勤政善政,未曾廢弛。
也是因為如此,賀蘭若正值盛年便積勞成疾,有幾次久病未愈又添新疾,竟到了臥不能起的地步。
府內上下為了治好王爺的病,下請帖遍請名醫,求方抓藥。
此時正是初春時候,乍暖還寒,春寒料峭。胖廚娘坐在小凳子上,一邊煽著藥爐裏的火,一邊打著盹。
廚房內安靜地很,隻有胖廚娘細微的鼾聲和藥爐燒著柴的劈啪聲。在這四下寂靜的時刻,門外傳來的腳步聲便足以把胖廚娘從春困中吵醒了。
雀鬱進了小廚房,四下望了一望。
廚娘睜眼寒暄道:“是雀鬱姑姑啊,有什麼事嗎?”
“打擾了,我是來看看踏雪那孩子在不在這兒。”雀鬱說道,“這孩子一大清早不見人影,我去了她屋裏,見她早飯還沒動呢,人就不知道哪瘋去了。”
“嗬,踏雪這小丫頭,向來閑不住的,姑姑不用找,等天一黑啊,她沒地方去了自然就跑回來了。”廚娘煽著火,樂嗬嗬地笑道,“不過今天她倒是成了紅人了。你找她,剛才郡主也跑過來巴巴地問我,有沒有見到踏雪呢。肯定是這丫頭貪吃,一找不到人了,就都往這兒想了。”
“是嗎,郡主找踏雪作甚麼呢?”
“誰知道呢,這兩個丫頭從小情同姐妹的,許是找她玩耍呢。”
這郡主便是賀蘭卿,與踏雪同年同月出生。兩人自小同榻而眠,同進同出。踏雪性情乖僻,為人淡漠,不愛與人玩耍親近,一坐下來就隻喜歡抱著書讀,所有書裏,還最喜歡枯燥無味的醫書,時常下筆作注。若是得了閑出門去,常常往山上跑,白天清清爽爽地出門去到了晚間回來便是泥人一個,順帶著一筐從山上新鮮采摘的花花草草。
賀蘭郡主就大不一樣了,熱情似火,不怯生人。水晶般的人兒,偏好舞槍弄棍。尋常閨中女子看中的是胭脂水粉、綾羅綢緞。賀蘭郡主眼饞的則是江湖中的奇詭暗器,獨門刀劍。若是王爺得了一兩樣,一定要被郡主要了去,百般擺弄。不催人再三討要,郡主定是不會主動奉還的。
這兩個小人兒,一個喜靜,一個喜動;一個醉心醫術,一個熱衷研究武術兵法。都是精雕細琢般的精致女孩兒,同處一室,一人對照著書卷裏辨別曬幹的草藥,一人用上好的絹布擦拭寶劍,各做各的事倒是賞心悅目。
不過若是外人見了,經常會把踏雪認作郡主,把賀蘭卿認作王爺收養的義妹。因為這賀蘭郡主,實在是太黏那渾身沾滿藥草香的小丫頭了。
踏雪書看累了,想要下榻走走,剛踏出門檻沒幾步,正在拭劍的小郡主看榻上無人,立馬放下劍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