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錢不錢沒關係(1 / 2)

三毛

富,是在於怎樣有智慧的支配金錢。我很會花錢,100塊台幣我可以花出很多種類,我是一個很會用錢的人。

金錢這東西,在年輕時候並不是必要的

我年輕時候在金錢上是很拮據的人。

在西班牙留學的時候,爸爸給我100美金1個月,我隻要付50美金吃住,還有50美金可以用,我全部拿去聽歌劇、聽演奏會,情願在文化生活上弄得很豐富。

那一年暑假,我覺得自己應該可以賺錢了,就跑到地中海的一個島上,蕭邦和喬治桑住過的,跑去當導遊,騎著摩托車開始賺錢。但是,導遊的我隻夠付旅館費、三餐和摩托車油錢。

那賣票所得的一點點傭金,是我生平第一次賺來的錢,就買了一個鑲了假鑽的珍珠戒指,花光了所有的錢,寄回來給我媽媽,她到現在還留著。

然後我跑到德國去念書,爸爸還是給100美金1個月,但是德國的生活水準高,我的房租就65美金,還不包括三餐;剩下35美金,要付學費,要吃飯,要搭車,要買鞋,要買禦寒的衣服。那時候一年沒吃到新鮮的肉。有一天,有個男朋友請我吃了一頓牛排,我趕快寫信回家告訴媽媽,她才知道原來100美金的費用之下,我不能吃肉。平常我就吃白飯,蒸一條黃瓜或一個包心菜,下課回來用醬油拌白飯吃;禮拜天我就吃一個蛋,一個月生活費差不多七塊到八塊美金,這樣過了一年,可以說是瀕死邊緣。可是我心裏很快樂,因為那時候年輕,不覺得沒有吃是一件很苦的事。

我到美國之後賺了四百美金,因為單身被扣了亂七八糟的稅,隻剩198塊,所以日子還是很苦。當我拿到賺來的錢,馬上跑去買了一張彙票寄回台灣,那時候我的小弟念淡江大學一年級,他的學費就是我存3個月的錢給付的,家裏不需要我這麼做,可是我是中國人,有這種責任感,雖然我隻付了一個學期,然後就回來了。

金錢這東西,在年輕的時候並不是必要的,隻要有健康,有希望就好了。何況,我的希望根本不在我會致富。

金錢它可以買到許多東西,可是它也買不到許多東西……

我先生過去了3年之後,我的經濟才開始叫做有基礎,這當然跟我的版稅收入有很大的關係。以我們的版稅收入來說,跟一家生意很好的西藥房,甚至雜貨店的小商人,都不能比。但是,以一個寫作的人來說,我的經濟的確有了很大的改善。光靠一、兩本書是不能安穩的,那時候我的書差不多有5本。我對金錢的觀念有了改變,我認為我該得的,我就問得很清楚,但是我不會刻意去追求它。

我開始存錢了,存錢以後也不見得開始快樂,也不見得有安全感,也不見得會特別去花它,也不做任何投資,因為我的心思根本不在錢上麵。

金錢它可以很有用,可是它也很沒用。你看它買不到的東西有多少?它買不到快樂、時間、健康、生、死、經驗,這是人生最重要的,它統統買不到。金錢可以買到的是房子、汽車、皮大衣、鑽戒、好餐好飯、遊泳池、私人電影院,但是這些東西總有盡頭的。

我在台灣買了一棟17年的老房子之後,覺得自己對這世界的要求已經到了頂點,然後我又買了一部小祥瑞汽車。這兩樣東西都很便宜,我的公寓才165萬買下的。我忽然覺得我的安全感已經有了,這時怎麼辦呢?錢不是變得沒有用了嗎?回饋社會呀!

用錢幫助別人,心裏好快樂

我與讀者通信,知道很多人需要金錢,沒有錢使他們不幸,因為他們實在太貧窮了。我大概拿35%支援這些需要金錢的人,不一定是同胞,國外的我也寄。但是我也不是一個濫好人,他們實在需要我才給。

最近我才給掉44900塊,一個傷殘的老兵,腎出血,(偷偷騙著我爸爸給,因為這不隻一個,一年給掉十幾萬,但是心裏快樂。)我說得好謙卑,好像懇求他一樣,請他不要白費了我們的同胞愛,一定接受我的錢。

我根本不理財。剩下的65%全部交給我媽媽,我不管。她是個有道德的母親,也不會動我的錢。我要錢的時候就去問她拿一點來用。

這個錢幹什麼呢?旅行、買書。買書這事,一本本買是不貴的,但是我買大書,一套一套的。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財富,也是一種投資,雖然投資在書本上太笨了,但是我愛嘛。有些人喜歡珠寶,投資珠寶也很好。我不會做這種經營,所以我拿錢去做旅行,這是見聞上的投資。

後來,全世界差不多跑遍了。有些國家沒去,是因為我不愛去,譬如澳大利亞、南非、紐西蘭,雖然很美,可是沒有文化,我就不去,今生也不想去了。現在,旅行我也慢慢停止了。

我跑夠了,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