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學裏的文學
古時,文學和哲學的界線並不分明。“文、史、哲”不分家中的“文”就是指“文學”,而“哲”指的就是哲學。這種當代學人眼中兩大學科的魅力就在於它們之間在“界線”上的模糊性,在學科“邊境”上的不清晰性。因為古今中外的曆史已經證明:“文學必須靠近哲學才可能顯得深刻偉大,……哲學必須詩化才能為常人理解,……文學也罷,哲學也罷,其極致當是與對方的完美融合。”
在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樂》和《春秋》中,文學與哲學就是一個有機的融合體。這其中,既包含了文學藝術的《詩》和《樂》,也包含了哲學的《易》和《禮》。由於文學和哲學難舍難分,所以古代中國的很多文人往往都身兼二職,既是哲學家,又是文學家。而古代中國的很多著作,從哲學的角度上看,是哲學;從文學的角度上看,又是文學。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所得到的知識,所感受到的熏陶,也往往是文學與哲學二者兼得的。
中國先秦時代的哲學家老子的哲學著作《道德經》,以獨特的思維對以“道”為核心體係的、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法思想,做了“獨特的哲學表達”,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和最經典的哲學著作之一,對中國乃至世界哲學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有一個特異的宗派,這個教派是以思辨為特性,以“道”為主要概念。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係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就是老子。另一方麵,由於《道德經》在說理時語言形象而生動,又十分講究句法上的對仗,敘述也很自然,帶有“一定的駢體文色彩”,故有人稱其為“哲理散文詩”。
中國戰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子的哲學著作《莊子》,以瑰麗的想象和寓言故事的形式,深刻表達了將人生的一切“一概歸到定命”的達觀主義的人生哲學,是老莊哲學的經典著作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這種對人生的充滿詩意的追求,使其既是一位“思考人‘詩意地棲居’、‘審美的生存’的大哲人”,一位“極富詩人氣質的哲學家”,又是一位“才華譎奇、想象超拔、情感奔放的大文學家”。學人稱《莊子》“有時象風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時象萬斛源泉,隨地湧出,汪洋恣肆,機趣橫生,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魯迅讚《莊子》“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這種擁有“哲人”與“詩人”的雙重身份,哲學中有文學的現象,西方也屢見不鮮。
古希臘的柏拉圖是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理想國》雖然是一部哲學著作,對話的範圍卻廣泛涉及政治、倫理、文藝和教育以及時政等領域,使其在繼承了蘇格拉底唯心主義哲學的基礎上,成為“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始祖”。在《理想國》中,柏拉圖為詩人列出了兩大罪狀,認為文藝與真理隔著兩層,詩歌有傷風敗俗的作用,進而主張把詩人趕出他的理想國。但是,柏拉圖卻藉此暢談了諸如“靈感說”等關於文學和藝術的觀點,認為“文學藝術對人有很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主張對文學藝術規定嚴格的審查監督製度,並要以社會效用作為衡量藝術的標準”,被認為是“古希臘美學的真正奠基人”。對話錄中的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啟發誘導等文風不但對古希臘文學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而且對後世歐洲的文學思潮也產生了較大影響。
古希臘的亞理斯多德也是著名的哲學家。他在哲學領域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形式邏輯學,並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被馬克思讚為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被恩格斯譽為古代的黑格爾。亞理斯多德也是著名的文學理論家,《詩學》就是他根據自己的哲學原則,概括古希臘的藝術經驗所完成的一部集中代表了他美學思想的文學理論著作,是“西方現存最早的一篇高質量的、較為完整的詩論”。在《詩學》中,亞理斯多德首先論述了文藝與現實的關係,指出文藝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肯定了現實世界的真實性。其次,亞理斯多德論述了文藝的社會功能,認為可以淨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指出“悲劇是對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借助人物的行動,而不是敘述,通過引發憐憫和恐懼使這些情感得到疏泄”。不但成為日後古典主義戲劇創作之“三一律”的理論根基,而且奠定了西方文藝理論的基礎。
古羅馬的盧克萊修既是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也是著名詩人。他的《物性論》是“古希臘羅馬流傳至今的唯一完整而係統的哲學長詩”。作品中,盧克萊修用詩體語言全麵論述了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的原子說和無神論,提出了宇宙中的一切均由原子組成的唯物主義論點,是當代人“了解古代原子唯物論思想的唯一係統的著作”。《物性論》以其宏大的規模、崇高的風格、簡明清晰的文字和形象生動的比喻等藝術為手法,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無論在世界哲學史,還是在世界文學史上均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被馬克思稱為“朝氣蓬勃,叱吒世界的大膽詩人”。
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的布魯諾是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在哲學領域,他在《論無限性、宇宙和諸世界》、《驅逐趾高氣揚的野獸》和《論原因、本原和一》等著作中,闡明了自己的唯物主義思想,反對地心說,捍衛、宣傳和發展了太陽中心說,以自己的哲學理論“影響了17世紀的科學和哲學思想,……成為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先驅者和捍衛真理的殉道者。布魯諾也是一位文學家,他不但創作了很多歌頌科學、抨擊宗教迷信、揭露教會黑暗、追求真理的詩歌,而且還在喜劇作品中通過生動的情節,對當時的陳規陋習進行辛辣的諷刺。此外,他還在《論英雄激情》等論著中,闡述自己的對文學藝術的見解,提出了“生活是詩歌的基礎”的文學創作觀,形成了自己的“哲理詩和詩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