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你用哪個?司令名喚輔忱,你也叫個輔臣,你家祖上又多出能工巧匠。你可知道?司令也是工匠世家,所以此事非你不可。要是這園子,司令、旅座住的可心,小子你就平步青雲嘍!”中年人笑斥。
“謝團長提攜!”年輕軍官唰的起身立正。
“哈哈哈!坐,今日你我不論官階,也不必拘於虛禮。來,這可是咱宜城縣數一數二的館子。”中年人大笑三聲說道。
相談之餘,中年人雙眼不時審視麵前的年輕軍官。自打進了這個房間,這年輕人雖有問必答,但也隻是輕描淡寫的應和自己的談笑之語,卻不詢問此次被召回的原因。不問,則不憂心其說,也無從說起,甚為可貴。這年輕軍官,姓郭,名輔臣,二十出頭,東北講武堂出身。在自己手下任營長,頗為得力,自己甚至想收其為義子。
“輔臣,你可知道司令的老家就是這宜城縣?”中年人問。
“知道!”郭輔臣直截了當的答道。
“司令念舊長情,老家嘛!遠親近鄰,難免要照應的。即便是,以現在的光景,司令也是,時常向旅座打聽老家的大事小情。”中年人漸入正題。
郭輔臣放下筷子鄭重聽著。
“司令的一個遠房親戚,兩天前失了蹤。事情就出在咱宜城縣,就在你我防區之內呀!在下恐難辭其咎。”中年人語帶自責。
“哦?是這宜城本地人?”郭輔臣略顯詫異,問。
“對,隻不過早年就隨司令一大家子到了奉天,後來又成了家,就留在了奉天,這邊應該沒什麼人了。據說,這個姓胡的事主,專門往來於奉天和宜城,做些皮貨買賣。幾天前從奉天辦貨來宜城,按算計的日子早就該到了,這邊的老主顧卻捎信說,等了兩天還沒見著人。我從內子那裏得知了消息,司令現在吉林,旅座又諸事纏身,不便打擾。就尋思著,讓你去,替鄙人盡快查明此事。”中年人頓了一頓。
“輔臣呐!線索就這麼多,你覺得該如何入手?”中年人看著郭輔臣。
輔忱將軍七夫人牛氏,與團長姨太太是表姐妹,駐宜城縣第十二步兵旅旅長,團長的頂頭上司,是輔忱將軍次子。這樣錯綜複雜的關係,所以,這種事情是非常難處理的。
(此時的奉天已經改叫沈陽了,但民間仍是奉天順口。)
郭輔臣目光一滯,心想,以如今的年月,人命不如一鬥穀子,這種外地客商失蹤,就是少帥的親戚,怕是命早已不在了。
“屬下先去拜訪一下事主的老主顧。”郭輔臣答道。
“你說~怕不就是這個老主顧,殺人越貨?”中年人像是在問,又像是在提醒。
“還不好說,不過這樣的事倒是出的不少。”郭輔臣答道
“啪!”“好!來!邊喝邊聊。”中年人一拍桌子叫了聲好。
“團長我敬您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