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的簡介
準分子激光是由壓縮的惰性氣體和鹵素氣體結合的、化學鍵不穩定的二聚體受到激活而發出的高能紫外線光子束,為脈衝式準分子氣體激光,激光的波長居於157~353納米範圍的遠紫外線光譜區。不同的惰性氣體與不同的鹵素相結合,受激後發出的激光的波長各不相同。比如,氪和氟結合發出波長為248納米的激光,氙與氟發出的激光的波長為353納米,而氬與氟的準分子激光波長為193納米。波長不同的激光產生的生物學效應差別很大。研究資料表明,適用於眼科角膜屈光手術者為193納米波長的氟氬(ArF)激光。
準分子激光的特點如下:
·激光存在時間極短,每一脈衝為5~20納秒。
·激光的光子能量高,為5~7電子伏特。
·激光束穿透力極小,隻被表麵組織吸收,每次脈衝切削組織的深度為0.25微米左右。
·被切削組織的表麵均勻、光滑。
·對鄰近未被激光照射的組織不發生損害。
準分子激光切削組織是利用激光對生物組織的光化學作用,每一個準分子激光的光子能量為6.4電子伏特,遠遠大於組織細胞中僅為3.4電子伏特的肽鏈與碳鏈分子鍵的結合力,分子鍵發生斷裂,形成具有揮發性的小片段,脫離原有的靶組織,產生了非接觸性、消蝕性的組織光分解效應,起到分子切割的作用。
從1990年開始試用波長為193納米的準分子激光切削角膜治療近視,這一手術方法叫作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簡稱PRK。此術除了可以矯治近視以外,還可通過不同的切削模式,矯治散光和遠視。
矯正近視的原理為應用準分子激光發出的激光束照射切削角膜中央視區的前彈力層和淺層基質,減低角膜前表麵的彎曲度,增加了角膜的曲率半徑,減低了角膜的屈光力,外界光線射入眼內後經過眼的屈光係統的屈折,集聚的焦點由視網膜的前麵後移至視網膜上,使減低了的角膜屈光力與延長了的眼軸達到新的適應,落在視網膜上的像變得清晰,這好比在自己的角膜上磨製一副近視眼鏡片一樣,從而使視力提高,達到了矯正近視的目的。
角膜中央視區切削的直徑越小,深度越大,近視屈光度的矯正量也越大,三者之間有一定的關係。根據擬矯正的屈光度數值的輸入,電腦便自動計算出和設定切削的直徑和深度,並進行激光切削,經20~60秒,切削手術即告完成。若需矯正-6.00度的近視,角膜中央約需切削50微米的深度。這一切削量大約相當於角膜全厚的1/11,也就是說,<10%的角膜厚度。
具體的手術方法比較簡單。首先,準分子激光儀的輸出能量標準化後,將擬矯正的近視屈光度,包括散光度的量及軸向的值輸入準分子激光儀內。在手術眼滴用表麵麻醉眼藥水後,用標記器標記出角膜的中心反光點及7毫米直徑的圓形區,用一刮除器刮除圓形區內的角膜上皮,刮除完畢,啟動激光,儀器即按一定的程序進行準分子激光切削已刮除上皮的角膜淺層組織,一般曆時不超過1分鍾,切削完畢,手術即告結束。如果雙眼都需要手術,一眼手術結束後可隨即行另一眼的手術。
在激光切削的過程中,要求病人心情不要緊張,積極配合,眼睛固定不動,始終堅持看著鏡頭上的小紅燈,持續1分鍾左右,手術即告完畢。整個手術過程中,沒有疼痛不適。
手術完畢,滴用消炎眼藥水,蓋以眼墊。如無不適,取藥後可以離院回家休息,不用住院。
手術當晚至1~2天內,多有短暫的疼痛、異物感、畏光、流淚等不適症狀,各人的程度輕重不等,少數重者可有眼瞼浮腫。可按時服藥及滴用眼藥水,早些睡覺,必要的話,可服用鎮痛藥和安眠藥,以減輕疼痛不適和幫助入睡。
手術後2天內不要洗臉或洗臉時不要洗眼部,1周內不要用手揉眼。
手術後第3~5天開始滴用0.1%氟美鬆或氟甲鬆龍眼藥水,第1個月,每天4次;第2個月,每天3次;第3個月,每天2次;第4個月,每天1次。需要堅持連續滴用4個月。
手術後1、3日,以後每1、2周,1、3、6和12個月按期到醫院複查。如因故不能到手術醫院進行複查,亦應在當地醫院進行檢查,包括視力、驗光、角膜、眼底和眼壓等項,並將檢查的結果寄到手術醫院。如有異常感,應進行必要的處理,或及時返回原手術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手術後可進行正常的活動,不必忌口,適當減少近距離用眼,高度近視者仍然和手術前一樣,應該避免劇烈的體力活動和體育運動,防止各種意外的外傷。
手術後1周起視力開始逐步提高,看遠處較為清楚,看近處反而可能不如手術前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視近逐漸適應,轉為清楚,大多於手術3~6個月後視力穩定至最佳水平。
根據北京同仁醫院自1993年開展PRK以來的6000餘眼次的資料,手術後97%的裸眼視力達到0.5~0.9,達到基本摘鏡的水平;75%達1.0以上,達到完全摘鏡的標準。
53.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的並發症
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後有可能發生以下一些情況:
(1)矯正不足,視力回退:多發生於術前近視屈光度超過-6.00度者;也可因近視本身進行發展,近視屈光度自然進展增加所致。這也正是年齡未滿18周歲及近視加深發展較快者不宜手術的原因。
(2)角膜霧濁:為角膜上皮層下斑點狀或線網狀的切削瘢痕性混濁,最早可發生於術後2周,一般以術後3~4個月為多,也最明顯,其程度多為1、2級混濁,術後半年逐漸減退或消失,多不影響視力。如為瘢痕體質者,混濁有可能較為明顯,達到影響視力的3級混濁。手術後堅持滴用氟美鬆或氟甲鬆龍等眼藥水,對減少混濁的發生或減輕混濁的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眼壓增高:為有效地防止和減少角膜霧濁和近視屈光度回退的發生,在手術後3~4個月的較長時間內,應按照規定持續滴用如氟美鬆或氟甲鬆龍等激素類眼藥水,但隨之而來的是有可能引起一過性、激素反應性眼壓增高,若眼壓持續增高不降,可導致激素性青光眼的發生,最終可損害視功能。如果出現眼壓增高,可酌情減少氟美鬆眼藥水的滴藥次數或暫時停止滴藥,改用對眼壓影響較小的氟甲鬆龍激素類眼藥水,並同時加用降低眼壓的眼藥水,直至眼壓恢複正常為止。高度近視本身就是易患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之一,較長時間滴用激素,尤其是強作用的氟美鬆,誘發眼壓增高或青光眼是可以想像的。為早期及時發現眼壓增高,必須定期到醫院進行眼壓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