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打開煩惱的門迎接你的鍾聲(1 / 3)

仙池山挖地記

挖地就是挖心,把心地翻開,一身皆是泥土香。

挖地就是挖慈悲,翻出小蟲,你會聽到動物的問候。

挖地就是挖福地:丟下善種,栽上慧根。

夜宿仙池古寺

古寺深,夢醒老桂清。

南風吹得秋夜涼,行雲流水木魚輕。

空門空盡仙池水,多少紅塵事,浸入半邊月,上窗欞。

如戲如夢

有的人說,死了就是睡著了;有的人說,睡著了就跟死一樣。

不錯,睡著與死,都是閉著眼睛。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如戲如夢,半死半活。

修行

我做小和尚的時候,第一堂功課是:

挖地,挑糞

種菜,打柴

煮飯,炒菜

師父說這是廣種福田。

我做小和尚的時候,

第二堂功課是:

撞鍾,擊鼓

上香,掃地

背經,持咒

師父說這是培植慧根。

我每天早上4點起床,我每天晚上11點睡覺,寺院裏過午不食,實在餓得肚皮貼著脊梁,就摸到菜園偷蘿卜吃,然後跪在佛前懺悔……師父說這是愛護色身。

色身,是指凡夫的身體,佛說凡夫即非凡夫是名凡夫這副臭皮囊成為我在人世移動的家!

和尚

踏風來,捧一顆心:

踏風去,未帶半根草。

靈山遺風:

慈悲柱般若舟。

踏風來,我為承擔你之苦痛來:

踏風去,我為求你生之平安去。

菩提樹下的感覺

——悼周亮居士菩提樹下的感覺:

不知來生,來生一空,往事之聲沙沙直響。

因果在鬼節的夜晚,我在開元寺的菩提樹下。

所有緣分與你無緣了,所有懷戀亦無懷戀了,當我轉身的刹那,世間開始悄悄轉涼。

那裏就是夾山寺

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岩泉,師父的禪語與我同出宗門顛倒去。

七分柔和八分忍讓九分方便不拘多少,於是乎猿抱子歸時我長成酸楚青嶂嶺,於是乎鳥銜花落時我化成瘦弱碧岩泉!

意念一片一片翩躚成雪花那樣低低太息,師父的禪語把我的禪意撞成一瓣夾山境。

夾山,位於湖南省石門縣東南二十裏,人間一點風流事,夢醒禪房夾山青!

禪本無字不可說一說從此夾山廢。

彌勒佛

苦難的大地上唯一能開出花朵的就是你的笑容——你的笑容讓不快樂變快樂,讓快樂更快樂;

眾生的貪嗔癡惟一能結出寬容之果的就是你的大肚——你的大肚讓我明白:

世上沒有想不開的事,人間沒有容不下的人。

地藏王菩薩

你的誓言是最好的詩行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你是眾生最後的一尊佛,如果我們邁不過你的誓言,誰又能夠孤獨成佛?

禪院抒懷

站在天亮的地方,往事一圈一圈地隱退。

我用目光撫摸入世,青春像爬山虎還在皺紋裏爬。

你好嗎?你好嗎?

花兒謝了,我已正在老去。

善財童子

你是我成年的童話

地球雖不會為你而圓

但人生會有你的祝福而圓滿

認識我是你的緣份

認識你是我的福份

歎藥山道場衰敗

藥山在湖南常德市津市境內,唐朝惟儼和尚住持此山時有追隨者兩千餘人。

雲在青天水在瓶,一聲長嘯九十裏。

藥山從此無來者,千年道場花落盡。

石頭路滑滑藥山,法燈點燃常德城。

一花一葉一世界。

大唐風流有禪僧。

登九華山贈仁德上人

春日一夢上翠微,雲中有寺入空門。

身體成灰皆淚絕,人灰草灰都是灰,化作泥土苦大地。

禪茶一味

秋天的野菊花次第張開記憶,含苞的記憶冷眼成霜,請不要再說,太多情的人最無情。

也不要問人間的傷痕為什麼那麼多在我的手指間疙疙瘩瘩……參禪參生死品茶品自己往事雖然舊了,黃了,可一打開還能聞到月光的芬芳。

真想是一口缸,所有人都可以把苦水吐在缸裏,然後閉著眼,我再把眾生的苦,一飲再飲……

我是深夜打坐的那杯清茶,心立在禪茶一味的源頭,飛翔的翅膀沐浴著萬丈佛光,隻有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的心房。

思來去

生死說穿,就是來去。

生的時候你哭家人笑,死的時候你笑家人哭。

來不由我,去不由你。

我的回頭一望成為一種法門:

人生的淚水在火焰上……

火焰上開出的紅蓮,三千年一開花一哽咽一結果。

菩提樹上,圓月傷。

南嶽懷古

長風望山

鬆枝對空

千年的江湖,

是今夜月光濕的奔走,

大唐禪者的足音

驚動路邊的芳草

人生的盡頭又如何開始?

石頭路滑,三生石畔,仰天一跤,我是誰?誰又是我?

無根水

下雨了,小和尚在雨中挑雨,我跑去一看,挑雨的桶沒有底,禁不住幹咳一聲,於是冷笑很冷地凝固在空中想笑。

他說挑雨就是跳水,想想,也是,水是無根的;想想,又問:“都說水是生命之源——那源頭呢?”

小和尚說源頭在心頭,才下心頭,又上肩頭。

斷空

我們在當下的舞台扮演自己,我們在身後笑罵評說古人,——也許這就是曆史!

我們緊握生命的炫鈴,上為列祖列宗,下為兒子兒孫!

空幻的旗幟獵獵作響,我們每天都在寫著自己的偉大,我們是一群為曆史而活的動物。

假如地球有一天因我們而毀,我們在曆史灑下的斑斑血淚,又有何種動物來笑罵評說我們?

假如我們放棄人世,我們會變成何種物種?

誰又能告訴我來世的家園?

南頓北漸

身是菩提樹,菩提本無樹。

心如明淨台,明鏡亦非台。

時時勤拂拭,心中無一物!

勿使惹塵埃,何處惹塵埃?

夜讀懷素和尚字有感

懷素和尚稱為“草聖”,據載,毛澤東主席的“毛體”就是因臨摹“懷體”而終成大器。

他身世悲涼,幼年出家,一生精研草書,其狂草《懷素自敘貼》對後世之草書影響極大。辛卯年晚秋,我於吉祥草堂品讀其字,忽有感而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