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實行新政(2 / 2)

消息傳到山上,眾杆子怒不可遏,當晚即下山直撲李姓財主家。李姓財主怎麼也沒想到,老鷹崮的杆子們來得這麼快,結果全家都被捂住了。按我爺爺的想法,是殺他們李家三人,算是一命抵一命。但馬大眼堅決不聽,力主殺其全家,包括長工與丫環。後來,在我爺爺的再三堅持下,長工和丫環才沒殺,李姓財主本人,兩個老婆,三個兒子,三個閨女和六七歲的小孫子,統統被砍頭處死。我爺爺說,當大砍刀砍到最後一個孩子時,基本就卷刃了。滿屋的血腥味讓他兩天沒吃飯。

在實行仁政的同時,對於一些為富不仁的土財主,爺爺他們當然也是不客氣的。說他們是殺富濟貧也行,說他們是匪性使然也行。

沂蒙縣東北的七裏山,有一家姓吳的土財主。這家人家最大的特點就是為富不仁,為了積攬財富,不擇手段。最大的表現就是在對待佃戶的租子比例上,而且,這個租子還是特貨——即大煙。按當時一般農村種糧佃租的比例,都是三七開,即佃戶得三分,地主得七分,既然種糧是三七開,種大煙也應三七開。但這姓吳的不幹,偏偏要一九開。他的理由是一成大煙的價值完全能頂三成糧食的價值。說什麼,你們種煙的一點不虧。可他就沒想想,他收去的九成大煙又該值多少七成的糧食?故老百姓都稱他“外算裏不算”。也有的說他是“屬狗的,隻進不出”。另外,吳姓財主還有兩點不得人心的地方。

一是,50多歲的人了,為了保身子骨,還整天裏喝人奶。光是為了他一人喝奶就雇了兩個奶媽子,還都是生頭胎的年輕媳婦,超過20歲的一律不要,雖說喝人奶確實有利健康,也是件很私人的事,但畢竟是件極不地道,盡招人罵的“瞎事”。你可以頓頓吃人參,但不可喝一口人奶。

二是,這姓吳的幾乎是個大色魔,他本身娶有四房姨太太,還經常搞身邊的丫環,搞大肚子就收作偏房。更加臭名昭著的是,他還是個老扒灰,居然連自己的兒媳也搞。他的三兒子留學法國,他就整天往三兒媳院裏竄,懾於他的淫威,沒有任何人敢於說什麼。隻有他的大婆子敢於使點小心眼,整天裏讓三兒媳回娘家“看看”。

對於這樣一個禍害,馬大眼和我爺爺他們早就想敲他。可怎麼敲呢?明搶吧,怕壞了已經建起的好名聲;軟要吧,又怕這狗日的會來事,立馬笑臉送上,讓你無從下手。

最後,還是我爺爺想了個“雞蛋裏邊挑骨頭”的主意……這一次,按正常的做法,馬大眼差信使給吳家送了幅帖子,索要大洋1000塊、小麥50石、小米30石。很快,貨全部送到了。但第二天一大早,馬大眼就帶著隊伍上了七裏山,在吳家大院門口架起了機槍。吳家老賊一看這陣勢,褲子都尿濕了:“大掌櫃的,這是咋回事……”

馬大眼用腳踹踹身邊的兩個大筐:“你自己看……”

吳家老賊一見這筐,兩眼就直了:“這不是我家剛剛送上的大洋嗎?怎麼了?”

“怎麼了?你姓吳的太不仗義。你仔細瞧。”馬大眼亮出了胸前的雙槍,“裏邊有不少是假的。”

“什麼?有假的?”吳家老賊一下被激怒了,“這不可能,這些錢全是從青島錢莊裏取來的錢,一直沒用,怎麼會有假?”

馬大眼張嘴就要罵,但被我爺爺給攔住了。我爺爺先是向他行了禮:“姓吳的,依你的意思,你的銀元不會有假?那是我們大掌櫃的有假嘍?”

這話把吳家老賊問得臉一下白了,“不不,我……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爺爺不緊不慢地追一句:“你不是這個意思,那是什麼意思?”

“我……我……”

“我明話告訴你姓吳的。”我爺爺語氣更加嚴厲,“我們這支隊伍雖是落草為寇,但也是百裏內外有名的仁義之師。我們的名聲也不是你吳某人一人就能潑髒的。你說你的銀元沒假的,可有證據?有誰證明你的銀元沒有假?”

吳家老賊怕是一輩子都沒遇上這等棘手的事,他隻顧擦著滿頭的汗,似乎已經意識到了什麼。

馬大眼發話了:“姓吳的,你也別草雞。事情既然出了,就應敢作敢當。這樣吧,咱還是按行內的規矩來,假一罰二,大洋一分不能少,三天之內我派弟兄們來取!”

“什麼,2000大洋?”吳家老賊終於完全明白了。他一下癱在了地上,半天沒起來。

我爺爺不緊不慢地出來打圓場。“行了,吳先生,這2000塊大洋雖不是個小數,但你吳家還是出得起的。你光是一年的大煙租子就富得流油了。就別在這哭窮了。”

姓吳的也是個明白人,明明知道是敲他,也隻有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