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息侯一怒為紅顏(1 / 1)

息夫人,春秋陳國(今河南淮陽)國君的女兒,嫁給息國國君做夫人,人稱“息夫人”,因為她本姓媯,所以又叫“息媯”。息夫人眼如秋水盈盈有情,麵似桃花楚楚動人,嫵媚如臨花照水,行動輕盈如弱柳拂風。因為她有著如桃花般的美貌,當時的人們都叫她“桃花夫人”。

當時,在息夫人嫁給息國國君時,她還有個姐姐嫁給了蔡國國君蔡哀侯。也正因為這個親戚關係,當時比較弱小的息國與蔡國互為盟國,以抵禦當時強大的諸侯國的傾襲。

息夫人不僅有著出群的美貌,而且,還有著過人的智慧。她剛嫁到息國時,息國國力已是衰弱不振,而息侯更是整日沉湎於宴飲娛樂的酒色中,對於國政卻疏於治理。息夫人看到周邊的諸侯國日益強大,很是擔心息國的未來。於是,她就就百般勸解息侯任用賢臣有誌之士,獎勵農耕,發展工商,讓國民興居樂業。而息侯對息夫人原本就是寵愛有加,對於她的建議也自然是言聽計從,於是,他很快把息夫人的想法一一落實,為了討息夫人歡心,他除了與息夫人花前月下,對久當歌,還拿出相當的心思用在國政上,國君的勤勉不自然得了息大臣與百姓的擁戴,而息夫人也是看在眼裏,愛在心裏。就這樣,在息夫人的影響與智慧下,息國的國力也日益發展和強大。

在息侯的治理下,息國日益穩定和強盛。而此時距離給息夫人離開家也有相當長時間了,於是她對息侯說自己很想念久未看到的父母和故國,如今息國繁榮富裕,息侯又對自己關愛異常,所以她想借此機會回陳國,一則探望父母,二則也告訴他們自己的幸福,免去他們對女兒的牽掛與擔心。息侯看著息夫人楚楚可憐嬌怯模樣,自然是爽快應承。於是,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陳國探親。在她路過蔡國時,想到也很久沒見到姐姐蔡侯夫人了,於是專程在蔡國停留下來,和身為蔡侯夫人的姐姐一敘別情。

息夫人到了蔡國,見到了蔡侯夫人。久未謀麵的姐妹相見自然是高興萬分,於是,蔡侯夫人專門為息夫人準備了酒宴。作為蔡國的一國之君,蔡侯自然少不了出來招待。而蔡侯早就聽說自己的小姨是個美如桃花的女子,可是相見之下,還是驚為天人。於是,蔡侯在酒酣耳熱之際,不僅沒有盡到自己為主之禮,對客之敬,反而言語與舉動間對息夫人多有輕薄與冒犯。息夫人對於蔡侯的行為又驚又怒,憤而離席。美人多氣傲,息夫人自然也不例外。想當初,她在家時有父母的嬌慣,嫁到息國後,有息侯的百般寵愛。她哪裏受過如蔡侯般的侮辱與,一路上越想越是氣惱。探親回到息國後,息夫人就把自己受到蔡侯輕薄之事告訴了息侯,息侯看著息夫人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又是心疼又是氣憤。他對息夫人發誓自己一定會給她討回公道,讓蔡侯知道自己的息國不是好欺負的。

於是,息侯開始圖謀對蔡侯的報複。他知道以息國之力,如若和蔡國戰事,息國是很難取得絕對的勝利,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若是這樣,自己不僅達不到懲治蔡侯的目的,很有可能使自己的國家也陷入滅亡的危險。苦思中,他想到了楚國。

當時楚國已吞並或征服臨近的幾個小諸侯國,隨著實力的增強,楚國便逐漸產生了問鼎中原的想法。?此時為數不多的幾個未臣服的漢東諸侯國就包括蔡國和息國在內。楚國之所以沒有對這兩個小國發動戰爭,就是因為這兩個小國既是睦鄰,國君之間又是連襟,彼此訂有同盟條約。息侯知道楚國早就有攻蔡國的想法,於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息侯主動向楚文王獻計:讓楚國假意伐息,因為息國和蔡國是盟國,那時息求救於蔡,蔡哀侯必然發兵來救,那時,楚國就可以趁機擒住蔡哀侯。楚文王采納了息侯的建議,於是一切按計劃進行。楚伐息,息侯向蔡哀侯求救,蔡艾侯果然火速派兵。結果可想而知,蔡軍大敗,蔡哀侯也被生擒做了楚國的俘虜。

此時的息侯,為自己不費一兵一卒就給息夫人報了輕薄之辱而開心得意。渾不知危險之將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