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古體詩的朗誦(2)(2 / 3)

登幽州台歌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朗誦解讀]

這首詩將宇宙意識和人生感慨相結合,時空的遼闊永恒強烈地烘托出自身的孤獨寂寞和悲哀苦悶,詩風蒼涼悲壯,雄渾樸拙。詩歌前兩句可平穩誦讀出來,氣息深沉,音色較暗。第三句滿含著蒼涼之感,語勢頓起,有如向蒼天呼籲。①聞一多:《官體詩的自贖》,轉引自王洪主編:《古代詩歌鑒賞辭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8月版,第178頁。尾句又從對宇宙的觀照轉而返觀自身,悲哀苦悶的情緒強烈地抒發出來。語速放慢,氣沉聲控,結尾處氣息彌散,發人深思。

蜀道難李白噫籲曦,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蜣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願,冰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谘嗟!

[朗誦解讀]

這首詩極寫了蜀道的奇、險、凶,同時借蜀道之難,暗喻了詩人仕途之艱險,抒發了心中的憤懣。

朗誦時注意對詩歌形象的描繪和氛圍的渲染。描繪蜀道之高、之險時,語勢的起伏變化相對較大,特別要運用好欲揚先抑等對比手法來加強這種效果,不要字字用力。

詩中三次自思自忖,表現了詩人的心理狀態及其變化:"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峻岩不可攀"表現了對蜀道的畏懼心理;"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表現了後悔走蜀道的心理;"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表現了蜀道難行、敗興而返的心理。這種心理變化的線索要理清把握。

詩歌還三次重複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個主題句,朗誦時注意區別其不同的情緒狀態。第一次是發出的驚歎,氣足聲強,發聾振聵;第二次表現詩人行路艱難,故而腸斷愁絕,氣沉聲收;第三次是敗興而返後的一聲無奈長歎,氣湧聲放,音量不必大,音色較暗,有虛聲成分。

將進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古來聖賢皆寂寞,陳王昔時宴平樂,主人何為言少錢,五花馬,千金裘,惟有飲者留其名。鬥酒十千恣歡謔。徑須沽取對君酌。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朗誦解讀]

這並不僅僅是一首勸酒詩,而是抒發詩人內心積蓄已久的酸甜苦辣情感的抒情詩。詩中既表現了青春易逝、功業未成的愁緒,又表現了曠達豪放、灑脫不羈的性情,悲中有樂,樂中有悲,氣勢豪邁,不拘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