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偽善也好,說是同情心泛濫也罷,王晨皓對於這種輕易放棄生命的行為,總是看不上的。好歹有前世的藍本做參照,能讓他輕而易舉的推斷出兩個有用的信息——第一,這個男生跳樓的時候並沒有人注意到;第二,這個男生早就被女友的話迷了心竅,一心要死。
想要一個人活難,自己執意尋死卻太容易,就在王晨皓皺眉想轍兒的當兒,上麵的情形悄然發生了變化,男生因為一直大喊而嗓子沙啞,體力驟降,一名壯碩的老師趁著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奮力一撲將他整個人帶了下來,配合著警察把人綁下了天台。
看來這次應該是被成功阻止的第一次,接下來就是學校極為重視的把所有的心理學老師都派遣過去給男生做心理輔導了。想到最後的結果,王晨皓隻能感歎,那些心理學的老師真的是太名不副實了,四個人洗腦一個,竟然都沒能讓那個男生改變看法。
若是讓這件事按照軌跡發展下去,這條人命就沒了。
被馬駿拍著肩膀,等警車撤退後跟著像散場般一起撤退,王晨皓還在沉吟,到底應該用什麼方法呢。
他想了整整一個晚上,連睡夢中都沒有放棄。
因此第二天早晨變成了熊貓眼也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了。
“我真不懂你這是怎麼一回事。”終於有一次機會叫王晨皓起床的馬駿說道:“自從昨晚遇到那件事兒之後你一直都不對勁,再看看你現在這個狀態,你不會又把那件事放在心上了吧?救世主!”
畢竟相處了一段時間,馬駿本人又是以犀利著稱的律師為目標,能夠察覺王晨皓的本質再容易不過。他早就發現王晨皓對於別人的生命過於在意,言談中也十分排斥那些輕易放棄生命的行為,他對於生命的熱愛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的狂熱。
昨天那兩幫打架的可以說是自找的,但是那個跳樓自殺的男生自殺的原因就奇怪了,受感觸並不難,隻是王晨皓所受的感觸實在是太大了。
“實話和你說,這件事你可沒有插手的必要。”嘴裏說王晨皓愛自找麻煩,實際上馬駿多少還有些口硬心軟:“學校能想的辦法都想了,甚至去找人做了那名女生的工作,結果那名始作俑者可是說‘那件事和她沒關係’,她也‘不會去見那個膽小鬼’哦,結果那個男生鬧得更歡騰了,要我說,這不過是一種手段罷了,一個大男人不會為了這種事而跳樓的。”
“這不是過是一種手段罷了”,一言驚醒夢中人,王晨皓突然覺得自己也進入了盲區:他因為聽說過那件事,也知道事情的後果,所以知道那個男生不是鬧鬧而已,而是真的下了決心;可是在那名女生和群眾眼中,則是一出鬧劇。
他們不相信自己身邊會出這麼一個自殺的人,就像看電視的時候播放到連環殺人凶手時帶著些置身事外的感覺。
沒有人相信這麼一個二十三歲的大人會因為女友的一句戲言而輕易結束生命。
如果他不是知道結果,可能也會那麼認為。
由此可以推斷,當時傳出來的版本可以說是誇大的、摻雜了許多水分的。
當時聽說的時候,王晨皓心中就很有疑問,他覺得人又不是開鎖匠,何況門又是反鎖,若是實情如此,學校的鎖也未必太沒有保障了。如今聽了馬駿的話,得知那個男生的女友竟然一點也不放在心上,就知道大約當時門也未必上了鎖。
說是反鎖,不過是為了推脫責任,說死者一心尋死罷了。
那個男生的悲劇不僅僅因為自身把情愛看得太重、把戀人看成生命中的支柱、又把父母的養育之恩看得太薄,還因為周圍人對此不夠關注,這才葬送了一條年輕的生命。
事後的傳言大多不靠譜,當時的卻不會。王晨皓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立刻問道:“這件事鬧得那麼大,不知道當事人有沒有繼續上課呢?”
也許覺得對方一樣是愛好學習的人,關注這點很正常,馬駿倒是一邊擦臉一邊回答:“人都要跳樓死了什麼都看不見了還會管讀書嗎?待遇倒是挺好,聽說有專門的老師看著呢。”
這個時候學生對於老師還是挺崇拜的,特別是馬駿這類學生,對於老師竟然要去做這樣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而覺得憤憤不平。王晨皓聽到了想要的內容,一下子就將衣服穿戴好疊起了被子:“不過就是看犯人似得看著,也值得你羨慕?”
馬駿聽了覺得果然如此,倒是沒憤憤不平,攤開書來等著王晨皓洗漱完畢,兩人就帶著課本去食堂吃早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