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周需兒之成名之路(1 / 3)

周需兒沒想到自己都快四十的人了,卻能夠火一把,成了名人。

陳大同帶他去北京做節目,隻是想著他的歌唱的還有特色,而且也是一個“草根”,有著一段好聽的故事,憑借這些能夠製造出更多的噱頭,這對提高節目的收視率能夠有幫助。當他把自己的想法,還有錄製的一個片段發給導演陳國才後,當天晚上就收到了陳國才的回複,隻有簡單的一個字“好”。

陳大同知道這個好字對他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個機會,一個可能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往好裏想,他可能平步青雲,超脫三線,升入一線主持人的行列。因此,他很興奮。他知道,陳國才這個人,如果回複的越少,就表明他越認同,相反,不認同的,他卻要費一番口舌讓別人信服他,他的座右銘是“以德服人”。因此,這個好字也是一種肯定,一種成功遠大於失敗的肯定,你說,他陳大同怎麼能不興奮呢?!

盡管興奮,陳大同也有個度,思前想後,想要把周需兒打造一番。到了北京,他找來一位懂音樂的朋友,幫助周需兒去掉最最基本的缺點,那些顯然影響他的缺點。另一麵,他卻不給周需兒壓力,隻讓放鬆,帶他和秦多雨去看了天安門,又吃了烤鴨。那秦多雨也很高興,盡力配合陳大同,做好周需兒的心理工作。

他們這樣忙乎,要讓周需兒說自己不緊張,那也有點兒假。他心裏比誰都明白,這對他意味著更大的一個機會,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以前,隻有秦多雨一個人欣賞他,這次,他要讓全鄭村的人看到他的成功,看到他不是個廢人,隻是生錯了地方,也要讓他爹周二黑看到他養的不是個隻會吃飯,連老婆也看不住的人,更要讓秦芝看到,他就是薑子牙,而她就是薑子牙的老婆,她應該感到後悔和恥辱,應該像薑子牙的老婆一樣去上吊自殺。他心裏、身上都憋著一股勁,要發揮出來。

等他一登台,就獲得了轟動的效果,評委的意見是“質樸自然,毫無做作“。他的歌就被唱出來,製成MP3,放在網上,有很多人去下載聽。他高興,他興奮,就憑著這個勁頭,一連蟬聯了五十二個星期。

這的確超出了陳大同的預料,他覺得發現周需兒真是太值了。他又同時把周需兒的經紀人這個角色給兼起來,著實讓自己既得了名,又得了利。

這其實也出乎周需兒的預料,開始,他就想著來北京唱一次就行了。那不是在南崗子上唱,那是在首都北京唱。他在首都北京唱過,還有誰能夠看不起他?!鄭村有幾個人到過北京?!誰承想,這一唱就是一發不可收拾,回不去了,一周完了,又要應付下一周,他就覺得自己的身體就是想要把這多年積壓的情緒唱出來。

秦多雨原本也以為隻是唱一次就完事情了,但一周一過,陳大同說還要接著唱,她就呆不住了。她覺得這是周需兒的機會,也是他應該做的事情,就鼓勵他留下來,繼續唱。但她卻呆不住,家裏還有土地,地裏還長著莊稼,靠他爹周二黑一個人,忙不過來,她得回去。

秦多雨不在他身邊,周需兒有些寂寞,他每天都見到很多人,但覺得沒得可說,說了也覺得不對心。到了十月份,他想回去,但陳大同攔著他,說這正當火候上,可千萬不能撤,還要往好裏唱。他打電話跟秦多雨說,秦多雨也勸他應該善始善終。他這才堅持著,堅持到年底。

最後一場,周需兒跟陳大同說,完了這場,他就回去,誰也不能攔。又說,還得給他個機會。他想對他老婆說聲謝謝。陳大同應允了他。

周需兒的最後一首歌,是寫給他老婆秦多雨的,他滿懷感激地唱,捎帶著一些憂傷,歌詞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