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習劍(1 / 2)

自那日張醒拜師之後,就沒有再見過自己的師父,隻是被帶到了落霞峰上,安頓住處而已。他清醒的記得自己無良師父當日離去時編造的理由,什麼人生苦短,該及時行樂。想到此處,不由微微撇嘴,嘟囔到:“修真之人,壽命延長,又哪裏是你說的這般不堪,偷懶就罷了,還找理由。”

還好山上還有三個師兄和一應外門弟子,也不算很寂寞。除了在第一天為他擋了一身的大師兄徐子陵,還有二師兄黃石,和三師兄歐陽東。也怪不癲散人懶散,疏於指導,這兩個師兄的修為也堪堪踏過太上感應經二層,離那上清四層境界甚遠,不知道什麼年月才能觸及。徐子陵天賦奇高,少有教導也隻能初過上清,倘若能有個賢師,怕成就不會僅僅如此。

上清宮待遇很好,張醒一來就分到了一間套房連一個小院,他還給自己的小院起了個雅稱,無憂居。配有一個添盞的外門師弟,名作清風。兩人處的也很好。

閑話少說,張醒此時正憑欄遠眺,來這裏已經一年有餘,除了前半年被師兄監督打熬身體,整日爬山砍木,有些苦累,剩下的日子也就是打坐練功,清淡了許多,不知道家中雙親如今過的安好,雖然有捎口信過去,畢竟不能事左右。

阿姐前些日子聽說嫁人,是本地一寒門書生,家境不好不過人很上進,也算良配。可歎自己修為不夠,不容許遠行,最多隻能下山在附近小鎮采些生活所需。遙想當時師兄傳信歸來諸多描述,父母知曉自己安然,也算放下心來,父親對自己修道,還算肯定,隻是阿母感歎長年難見一麵,傷心大哭不已。想到此處,內心更是愧疚,父母將我養大,我如今還未盡孝道,就?????

雙目含淚,連連唏噓。

“子明,子明。”這時有人叩門呼喊,張醒轉過頭來。不,該說是張子明,那日收徒,掌教真人還破例為張醒賜號,也算是對他彌補,有了這一層關係,張子明也可以向其他長老請教,隻是他修道時間還短,還沒有去過其他山門。

聽聲音正是大師兄徐子陵,張子明打開門,笑道:“師兄今日怎麼有空來我這裏了?”

徐子陵上下打量後,才滿意拍拍子明,說:“師弟修行刻苦,也沒怎麼出門,難道不知道前幾日的小試。”

正一上清宮有一傳統,每隔五年,就會有一次小試,為了考校門下弟子,表現突出者還會得到師門長輩的獎勵。

張子明點頭,說:“是有耳聞,隻是我方才入道,哪裏有什麼修行,去了也是玩笑罷了。”

徐子陵搖頭,說:“師弟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修行才一年,就穩穩踏入一層境界頂端,你師兄我也算快的,也用了兩年半,你那兩個師兄都用和不下五年才剛入一層,論速度,怕是我正一最快了。”

說著,從袖中拿出一個小夾,說到:“這次我表現還算入眼,掌教賜了我一個劍胚,我知你本命屬木,便要了一個木屬性的,正適合你,待到你修過了二層,就可以祭入元神溫養,他日也能禦劍飛行了。”

張子明拿著劍胚,心中很是感動,這一年來師兄為了教導自己,不辭辛苦,這時有了嘉獎,還不忘為自己討要劍胚。他也知道,師父因修為沒少被諸山嬉笑,落霞勢微,本門弟子在上清宮中日子過的並不好,師兄也希望自己能修為有成,他日揚名修真界,提升己門地位。

當下重重點頭,說:“多謝師兄,子明必不負師兄教導。”然後拉著徐子明的手,邊走邊說:“師兄且來無憂小居,前日清風下山采來些茶葉,我嚐著不錯,還未給師兄送去,正巧。”

徐子陵哈哈大笑,他是真心喜歡這個小師弟,兩人坐在榻上,清風在一旁滾水焚香,好不逍遙暢快。

徐子陵有意指導子明修行,將他多年來心得一一傳授,還記錄在冊交給師弟,此時也順便為子明回答疑難,或給他講講這正一趣聞,兩人年齡多有相差,也談的很來。不時發出爽朗笑聲。

待說到劍術,徐子陵也不藏私,說:“當今眾人都推崇禦劍擊敵,相隔數十裏取人首級,更有高深者,能在百裏以外就發起攻擊,端的厲害。前些日子,皓月師叔帶領弟子去那無怨嶺除妖,突然現出一蛟龍,眾師兄弟難以禦敵,而師叔手中月祥寶劍,一衝一挑,就結果了那畜生,端的令人熱血沸騰。當然也有些散修,喜好近身攻擊,劍法使得出神入化,也不可小睽,挺聞海外琉璃島島主的披風劍法,在修真界甚是有名,有機會一定要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