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反對這種神學說教,人文主義作家就竭力歌頌人的偉大,歌讚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力量,認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質,有無窮的能力,可以創造一切。人文主義者從古希臘羅馬著作中發現和引用許多對人高度肯定的觀點,他們宣稱他們“發現了人”。如他們經常引用古希臘智者普魯泰古拉的格言“人是萬物的尺度”;引用索福克勒斯在悲劇《安提戈尼》中對人的頌詞:“世界的奇物珍寶可真不算少,像人這樣維妙的卻很難找”;引用但丁公開宣稱的:“人的高貴,就其許許多多的成果而言,超過了天使的高貴”,等等。
與這種肯定人的價值、提高人的地位的觀點相適應,文藝複興時期一些藝術家還擺脫了中世紀以歌頌神的聖經故事為主題的傳統,創造了直接描述現實生活和世俗人物為題材的藝術作品,並且大膽地利用解剖學的成就和新發掘和發現的古希臘羅馬雕塑和繪畫,來著力表現人的自然股體,表現人體美,從而使藝術開創了新局麵,獲得了新生命。
第2,提倡個性解放和人的自由發展,反對封建專製禁錮。
中世紀封建階級用宗教教條來規範、禁錮人的一切思想行動,扼殺人性,束縛意誌,不允許有任何個性發展和意誌自由,簡直是到了“非神勿聽,非神勿視,非神勿言,非神勿動”的地步。人文主義作家提出“個性解放”來對抗教會的禁錮壓製,以“人性論”來反對滅絕人性的“神道”,主張自由意誌和個性的自由發展。也就是說,他們不僅靜止地肯定人及人存在的價值,而且主張人應當自由地發展自己的個性,隻有在個性得到解放和自由發展的情況下人才更有價值。
第3,肯定現實生活和人對幸福、享樂的要求,反對來世主義和禁欲主義。
中世紀封建教會竭力向人民鼓吹禁欲主義,僧侶們說人間的生活、感情、情欲、享受都是邪惡的,可鄙的;隻有忍讓受苦,才能贖清“原罪”,以期死後“靈魂上天國”,求得來世幸福。這是以來世觀念和禁欲來掩蓋勞動人民貧困悲慘的根源——封建統治者的壓迫剝削,以此麻醉、欺騙勞動人民,使之安於奴役。而實際上那些教皇、國王、僧侶、貴族則實行公開或不公開的縱欲主義,過著荒淫奢侈的生活。
人文主義作家、思想家撕去了封建統治者的偽裝,宣稱人們不要求什麼虛無縹緲的來世的天國幸福,而要求有現世幸福的權利。彼特拉克在拉丁文著作《秘密》中說;“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懷裏。屬於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隻要求凡人的幸福。”人文主義作家歌讚人世生活的美好,同時揭露教士的偽善和荒淫。
第4,崇尚理性和科學,反對神秘主義和蒙昧主義。
封建階級為了愚弄人民,大力宣揚蒙昧主義和神秘主義,實行愚民政策,壟斷教育。教會鼓吹隻要信仰,不要知識;隻要盲從,不要論證,排斥與基督教教義相抵觸的一切科學文化,堵塞人們探索真理、追求知識的通路。
人文主義作家與此相反,反對盲從和迷信,重視人的聰明才智,宣稱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識是快樂的源泉”,“知識就是力量”。他們在作品中歌頌勇於探索真理的有知識之士,抨擊經院教育的腐敗和教士的愚蠢。
第5,麵向現實,麵向人生,反對創作方法上的神秘主義手法。
封建階級和教會割斷文藝與現實人生的聯係,用神秘主義手法歌讚上帝和天堂,實際上是要文藝來美化披著“神”的外衣的封建統治者本身,使文藝成為維護封建和神學統治的工具。
人文主義作家繼承和發展了古希臘文藝的“模仿”說,提倡文藝反映現實,麵對人生。莎士比亞在《哈姆萊特》中指出:“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自然,顯示善惡的本來麵目,給它的時代看一看它自己演變發展的模型。”達·芬奇提出“第二自然”說,認為文藝家要“像一麵鏡子真實地反映麵前的一切”,使作品“好像是第二自然”。人文主義文學描寫豐富多彩的人間生活,塑造具體生動的人物形象,揭示複雜的現實矛盾,從而與中世紀神秘的虛幻故事、幽靈般的聖母聖徒形象和千篇一律的題材相對立。
此外,有的人文主義作家還揭露了原始積累時期的現實,反映金錢的罪惡,有的提出了人人勞動的空想社會主義理想。在政治上,人文主義作家都反對封建割據,主張國家統一。
這一切,歸結到一點,就是肯定和強調人的偉大作用和價值,尊重人的地位。這對封建專製勢力和宗教神學是有力的挑戰,沉重的打擊,具有反封建、反教會的巨大進步意義和革命作用。麵對人文主義思想的銳利攻勢,封建統治階級瘋狂進行反撲,殘酷迫害資產階級學者,摧殘新的文化。這樣,展開了各種勢力間的尖銳劇烈的鬥爭。
天主教會最高首腦羅馬教皇攻擊波蘭科學家哥白尼(1473~1543)的“太陽中心說”是“異端邪說”,命令將《天體運行》列為禁書。哥白尼的信奉者、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1564~1642)因進一步闡發天體運行規律,遭到教會百般威脅拷打。法國作家拉伯雷因攻擊天主教會而遭迫害,一生顛沛流離。英國作家托馬斯·莫爾(1478~1535)與英王亨利八世鬥爭,被關進倫敦塔,最後斬首示眾。英國劇作家克利斯朵夫·馬婁,因宣揚無神論及共和政體而被封建政權派遣特務暗殺。意大利哲學家布魯諾(1548~1600)因捍衛哥白尼的學說,戳穿“上帝推動事物發展”的謊言,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燒死。但人文主義思想家和作家沒有屈服於封建統治者的權勢及迫害,他們在鬥爭中推動了文藝複興和人文主義文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