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西洋狗張子(1)(1 / 2)

元祿四年,了意和尚出版了一本怪談物語《狗張子》·,自序如下:“歲月流逝,年華老去。較吾輩晚生者,稱吾人之所曆曰‘往昔’,然往昔亦嚐為‘今日’。今日出生之人,亦可以今日為往昔矣。故今昔誠無斷然明晰之別。”

實在是耐人尋味。

筆者也學著這個樣式寫了一段:“出生於東方之人,稱吾人之所在為‘西方’;然西方本亦嚐‘東方’者。故東西誠無斷然明晰之分別。”

說到怪談,西洋人總會提起“因緣”、“地縛靈”·等。

倫敦《每日新聞報》的社會版正在廣泛征集怪談故事,以筆者手邊這張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六日的報紙來說吧,上麵·“狗張子”是用紙糊成的狗模型。

·人或其他物體死後活動範圍有地域限製,被束縛在該地的亡靈,此類亡靈多有怨念不化,因而成為惡靈。 就寫著:“大部分公眾都相信幽靈是存在的至少我們編輯部是這麼認為的。遺憾的是,大部分的怪談都基於一些不切實際的、不夠充分的證據上。讓我們放眼全國,比如鄉間,人煙稀少的農莊,僻靜的山間小路;即使是大城市,比如倫敦的公寓裏,也有許多以前死過人的房間。誰能斷言這些地方就不會出現幽靈呢?科學難以解釋的神秘怪奇現象無處不在。”

“本報在此特向廣大讀者征集此類故事。請注意,必須是讀者本人或是讀者的親朋好友親身經曆過的事。可能有人會覺得,人人都會經曆一兩件難以解釋的怪事,何必把這些事一一刊登出來呢。然而,有些事在我們看來也許毫無意義,對幽靈們來說可能就是重大且莊嚴的事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可能就是靈界發生的重大事件。因此,請大家不要吝嗇,踴躍投稿。”

“時代不斷變化,幽靈也是與時俱進。‘滴血的手’、‘鐵索連環’這種故事早就過時了。世界將敞開胸懷,接受更加浪漫與充滿傳奇色彩的幽靈!”

“新型幽靈!出現吧!”

稿費是每十篇二十英鎊,後又提至四十英鎊,看來是讀者的反響不錯。編輯部收到了三千七百餘封投稿。從中選出幾篇有趣的故事,每天刊登兩三篇。該專欄持續了很久。

《每日新聞報》上的“妖怪怪談征集令”其實非常嚴肅。即使是“幽靈”這種帶有藝術家氛圍的詞語,一到英 國,就立刻變得現實起來,甚至有些乏味。《狗張子》中還這樣寫道:

“日月星辰,陽光雨露,高山流水,鬆針荷葉,鳥語花香,聲色水火,皆一如既往,其變甚微。為求近況,當詳盡記述。”

筆者將從《每日新聞報》刊登的故事中,挑選出幾篇特別精彩的加以記述。投稿人的姓名、地址省略。

那天我很忙,特別忙。因為最近的流行感冒,事務所許多人都病倒了,弄得我一個人得幹好幾個人的活,累得要命。傍晚時分,我終於結束了工作,回到房間。忘了說了,當時我在倫敦一所大型護士學校(其實我現在也在那裏任職)的教務處上班。

當時,收音機剛剛問世,學校裏有一台大收音機。我們幾個住在學校裏的人都會在自己的房間裏聽一會兒廣播。當晚,我把椅子拉到暖爐邊上,把頭靠在喇叭上,聽著收音機裏的音樂。我不記得當時放的是什麼曲子了,隻記得是德國著名管弦樂團的演奏。

大概是九點吧,我聽得很入神,突然,廣播裏的聲音讓我嚇得跳了起來。

“來人啊!救命啊……分校的儲物室……”

很淒慘的叫聲。透過喇叭,我清楚地聽到了慘叫。

我屏住呼吸,卻隻聽見柔和的交響樂聲。我覺得一個人 繼續待在房間裏實在太可怕了,就走去走廊。

所謂“分校”其實是指我們護士學校後麵的一棟小破樓,與主樓隔著一條小路。那棟樓原來是棟出租宿舍樓,後因老化嚴重,就被學校買下來了。但是重新使用之前必須要進行裝修。雖然我們把那兒稱為“分校”,其實卻都是空的,門上了鎖,窗戶都用木板封死。白天從學校的花園裏看過去,還真是殺風景。

那棟樓裏應該沒有人,也不會有人去,而且當時是晚上九點對方雖然說是“分校的儲物室”,但是那棟樓裏其實沒有什麼儲物室,最多就是個小閣樓而已。我當時也很疑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收音機裏傳來的怪聲呢?為什麼會在聽音樂的時候聽到這種聲音呢?會不會是有人在搞惡作劇啊?可是這也說不通啊,會說“分校”的隻有我們學校的人啊!我越想越害怕,立刻小跑著去了娛樂室。

“你們聽到收音機裏的慘叫了嗎?”

大概是我開門時的表情太奇怪了吧!那些打橋牌的人、跳舞的人、說老師壞話的人都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