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曆史學家弗朗索瓦·格紮維埃·加爾諾(1809~1866)編寫了加拿大第一部曆史《加拿大史》(1845~1848),記載了法國移民開發北美所經曆的過程,被譽為“加拿大法語民族的聖經”,對促進民族意識的覺醒作了特殊的貢獻,影響了19世紀下半葉文學創作的基本內容。加爾諾又是詩人,他的詩歌創作打破了古典主義的傳統,開創了早期的浪漫主義。
在加爾諾的影響下,魁北克一批自由派知識分子、作家以克雷瑪齊書店為中心,於1858年結成“魁北克愛國學社”,創辦文學雜誌《加拿大人之家》,致力於“傳播知識,鼓勵民族文學的發展”,喚醒民族意識。在文學創作方麵,他們強調描寫本地區的生活,其中重要的作家有奧克塔夫·克雷瑪齊(1827~1879),他是加拿大法語地區第一位民族詩人,著有《加拿大老兵之歌》(1855)和《卡裏永堡的旗幟》(1858)等愛國詩篇。學社中另一個重要詩人是路易·奧諾雷·弗雷歇特(1839~1908),他深受法國詩人雨果的影響,屬浪漫派作家。他的詩歌以描寫加拿大法語地區的曆史和自然景色為主。詩集《北國之花》(1879)和《雪鳥》(1880)獲法國法蘭西學院“蒙蒂翁文學獎”。詩集《人民傳說》(1887)是他最重要的作品,記載了歐洲移民開發北美的業績。
參加愛國學社活動的其他作家還有阿爾弗雷德·加爾諾(1836~1904)、龐菲爾·勒美(1837~1918)、亨利·雷蒙·卡斯格蘭神父(1831~1904)等人。
隨著19世紀中葉加拿大聯邦政府的成立,法語詩人和作家要求詩歌創作打破狹隘的地區界限,借鑒國外的成就進行革新。蒙特利爾的一些作家、學者於1895年冬成立“蒙特利爾文學社”,介紹法國的帕爾納斯派和象征派詩歌,推動了加拿大詩歌的革新,在加拿大文學的發展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中重要的詩人是埃米爾·內利岡(1879~1941),他的詩受法國象征派詩人的影響,講究色彩和意境。
小說是從19世紀末開始發展的。初期的小說大多描寫本地區的曆史和風土人情。菲利浦·歐貝爾·德·加斯佩的《老一輩的加拿大人》(1863)、拿破侖·蒲哈薩的《雅克和瑪麗》(1866)分別取材於1760年英軍征服魁北克的激戰和英殖民當局放逐阿加地法裔移民的事件,歌頌愛國熱情。安東·熱蘭·拉茹瓦的《墾殖者若望·裏瓦》(1862)和《經濟學家若望·裏瓦》(1864),則描寫魁北克人的勤勞、熱愛土地、忠實於家庭的傳統,情節簡單,文筆樸實。
19世紀文學的基本傾向是模仿法國文學,缺乏獨特的風格。1918年出版的文學雜誌《尼戈格》,對大量描寫農莊生活的文學作品提出批評,認為這種鄉土文學缺少加拿大法裔民族的獨特風格,主張以“尼戈格”代替耕犁,表現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這一主張的提出開創了加拿大文學的新時期。
詩歌方麵,重要的著名詩人有聖德尼·加爾諾(1912~1943)、阿蘭·格朗布瓦(1900~1974)、麗娜·拉尼埃(1915~)和安娜·埃貝爾(1916~)。他們被稱為加拿大當代四大詩人。格朗布瓦曾數次來到中國,他的第一部詩集《漢口之書》(1934)是在中國漢口出版的。詩集《夜的島嶼》(1944)等描寫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漫遊和探索。加爾諾擅長以象征手法寫自由體詩,文筆簡練。女詩人拉尼埃和埃貝爾的詩短小精悍,有時較為艱澀,有時簡明透徹。他們的風格雖各不相同,但都克服了追隨法國文壇的傾向,具有民族特色。他們的詩充滿了被親人拋棄、隻身生活在孤島上的憤懣和孤獨感,情緒壓抑,色彩黯淡。
英語文學
1749年英國開始有計劃地向加拿大移民,並傳入英國的文化和宗教。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北美有大批親英分子湧入加拿大。他們開展的文學活動成為加拿大英語文學的開端。
美國獨立戰爭前,現加拿大地區的英語移民主要是來自英國及新英格蘭的破產農民,分散在東部新斯科舍等濱海省份,以墾荒種植為業。
這時的英語作品主要是旅居的商人、探險家、牧師和駐軍所寫的遊記、日記、見聞等,記述了加拿大東部、東北部的自然風光、英軍的駐防生活以及某些印第安部落的情況等,這些作品都發表在英國出版物上。而駐軍家屬弗朗西斯·布魯克夫人(1724~1789)以當時魁北克英國駐軍的生活為背景所寫的《蒙塔格小傳》(1769),是加拿大以至北美洲的第一部小說。
美國獨立戰爭後,原居住在美國的保皇派因在戰爭中失利而紛紛北遷,前後有4萬餘人,多數移居加拿大東部濱海地區。其中的一些文人在新環境中繼續寫詩著文,闡述擁英反美的觀點,抒發流落他鄉的愁思,成為加拿大英語文學中最初的文學作品。他們興建學校,創辦報刊,對文學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們在政治上的保守傾向和宗教信仰,決定了這一時期文化的特征,即恪守英國的政治製度和文化傳統,反對激進、創新,強調宗教的作用;在文學中則大多模仿或移植英國文學。從內容上反映出作者雖身在加拿大,卻向往經濟和文化更為發達的宗主國英國和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