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兩個親家,一個非常富有,一個非常貧窮。富的就怕窮的沾他的光。

“老太婆,”有一天窮的那個對妻子說,“我們又要挨餓了,我得去求我們有錢的親家幫幫忙了。”

到了富親家的家裏,窮親家遭到了白眼。他要求親家給他點兒吃的,可是對方對他很冷淡,而且尤其令人氣憤的是,富親家十分沒有禮貌,竟然恣意嘲笑這個窮人。對他的舉止、衣服都看不起,尤其是他頭上戴的帽子,也成了譏笑的對象。”

“你需要幫助,親家,”他說,“去把你這頂帽子賣了吧。這是一件古董,肯定值大價錢。那上麵有那麼多的窟窿,真要讓人費一番功夫才能猜到這是不是一頂帽子呢。”

三年過去了,窮親家的日子有了好轉,可他時刻不忘他那位有錢的親家對他的侮辱,他想報複。

“老太婆,”他對妻子說,“如今我們有了一點兒錢,我拿去設法跟咱們那位富親家比一比吧。”

於是他先去買了一頂藍帶子的灰色帽子,然後又到鍾表店去買一塊便宜的懷表。

“夥計,”他對鍾表店老板說,“我需要你幫幫我的忙。我的親家是個有錢的人,他侮辱了我,隻要你幫忙,我就能夠報複他。請你把這塊表的標價換成很高的價錢,然後我把它留在你這裏,回頭我再來取。我再來時,你假裝不認識我。我就提出要買這塊懷表。買了表,我就對著我這頂灰色帽子說:向這頂帽子要錢。你就回答,知道了,你把表拿走吧。”

這位窮親家從鍾表店出來,就走進了一家珠寶店,買下一串假珍珠,又跟珠寶店的掌櫃安排了同樣的計策。“等到我買下這串珍珠,說道:向這頂帽子要錢。你就回答:知道了,把珍珠拿走吧。”

這位窮親家從珠寶店出來,又進了一家服裝店,買下一套衣服,然後又走進一家飯店,預定了兩份飯菜。這兩處地方,他也同樣安排好,等他回來時,隻要指指他的帽子說:向這帽子要錢,就不用付錢了。

等到這個計策全部安排妥當了,窮親家就去拜訪他的富親家。

因為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就受到了熱情的招待。

“親家,”富親家說,“你今天戴的這頂新帽子真漂亮!它值多少錢?”

“值不了多少錢,”窮親家回答,“可是有好幾次它已經證明,它真是無價之寶。親家,我要戴著它到城裏去買東西。如果你方便的話,就跟我一起去。等到東西買齊了,我就請你去吃飯。”

“那太好了,”富親家說,他本來就喜歡占便宜,“我很高興接受你的邀請。”

他們首先來到鍾表店。

“我要買一塊高級懷表。”窮親家說。

“高級懷表價錢可貴,”鍾表店老板說。

“不要管價錢,隻要質量好。”窮親家說,“我要這塊標價30

塊的。”

這塊表被遞到了窮親家的手裏。

“向這項帽子要錢吧。”他說著,就指指自己戴的那頂灰色帽子。

“賬清了,你把表拿好吧。”鍾表店老板說。

富親家覺得非常奇怪,但是他沒有說話。

兩人立刻又走進了珠寶店。這裏有一串假珍珠,標價1000

塊,窮親家就買下了它,對珠寶店掌櫃的說:“向這頂帽子要錢吧。”

“賬清了,請你拿走吧。”珠寶店掌櫃說。

他們接著又走進了一家服裝店,買下了一套新衣服,隻憑著舉手指了指帽子,說了聲“向這頂帽子要錢吧”,就離開了服裝店。

最後,兩親家走進飯店吃了飯,一切也都像買懷表、買珍珠、買衣服一樣,隻是指了指那頂灰色帽子,說了聲“向這頂帽子要錢吧。”

“這頂帽子真是奇妙!”富親家說,“把它賣給我吧。”

“不行,親家,”窮親家回答,“沒有這頂藍帶子的灰帽子,我可沒法生活。”

“我給你3000元。”富親家說。

窮親家猶豫了一會兒,就答應了這筆交易。富親家馬上拿過帽子就往自己家裏跑。

“老太婆,”他對妻子說,“好日子來了。走吧,你想要什麼我們就買什麼。”

“怎麼這樣大方了?”他妻子問,“你給我買那條你去年答應過的鑽石項鏈吧。”

“行,老太婆。”富親家得意地說,“要什麼有什麼。”

於是富親家帶著妻子到了城裏最大的珠寶店,買了一條鑽石項鏈。富親家沒有付錢,卻指指灰色帽子,說:“向這頂帽子要錢吧!”

“你這是什麼意思?”掌櫃的問。

“傻瓜,這意思是說,我用不著付錢。”

掌櫃的當然不答應,就把這個富親家送進了官府。

富親家怎麼也弄不明白,他親眼看見窮親家指指帽子,就不用付錢了,可到他手裏,卻不靈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