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學習交替雙足,維持身體平衡。
跑跑跳跳
方法:如果寶寶已經學會牽著跑,而不敢自己跑,.可在寶寶學跑時,成人在寶寶前麵退著慢跑。因為寶寶頭重腳輕,跑步時上身前傾,步子跟不上就易於摔倒。尤其是想停止時步子變慢,身體仍前傾,家長在前方易於扶持而不致摔倒。練習多次之後,家長可用口令讓寶寶準備“一、二、三停”。使他漸漸將身體伸直,步子放慢而平穩停止。
寶寶最喜歡由爸爸媽媽各牽一隻手學習跳遠。這時口令能使三人動作一致:“準備,一、二、三——跳”!要避免某一方突然牽拉而導致寶寶腕部脫臼。
目的:練習跑後平穩停止。
金雞獨立
方法:家長和孩子麵對麵站立。用一手牽寶寶的手,同他一起提起左腿隻用右足著地站立。然後告訴寶寶自己站穩.慢鬆手,一麵數數,看寶寶能自己支持幾秒。休息一會兒再學習用左足著地,看哪邊能支持得久些。
目的:學習保持身體平衡。
從上往下跳
方法:家長領著孩子上下樓梯時,到離地麵隻有一級台階時,鼓勵寶寶自己跳下。開始練習時母親先下台階雙手扶跳,以後單手扶跳,最後孩子自己扶欄跳下。有些孩子可以完全不扶自己跳下。凡是孩子能夠跳下站穩都應當表揚,以資鼓勵。
目的:學習從高處跳下自己站穩的平衡能力。
用足尖走
方法:先提起一個腳後跟,學習用一個足尖走。一邊學會之後再提起另一隻腳後跟學習用兩個腳尖走路。
剛學步的孩子由於難以維持平衡,走路時兩腳分開幾乎達雙側肩寬。學習用足尖走路要求將身體的重心從整個腳底移至腳的前半部,將腳後跟提起。練習時要求身體伸直,不能前傾。否則在走路時抬起一足,身體重心就會完全落在孩子另一個腳底的前半部分大約2寸見方的地方。這要求保持身體平衡的小腦、大腦和管理運動的脊神經有良好的協調。因此,這個運動能促進各種神經係統閥的聯係和協調動作,為以後更複雜的體能鍛煉打下良好基礎。
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練習,在地上畫一條線,足尖要踏在線上提起腳後跟慢慢向前走,開始提起足尖時可能站不穩,家長可用手扶持,待學會之後就可以放手自己走。
目的:練習身體平衡。
爬攀登架
方法:將三層攀登架固定好,每層之間距離為l2cm(不超過15cm),家庭中可以利用廢板材或三個高度相差l0-12cm)的大紙箱,兩麵靠牆讓寶寶學習攀登。農村孩子利用低矮的樹木也可以學習攀登。攀登時手足要同時用力支撐體重,利用上肢的機會較多,可以鍛煉雙臂的雙肌肉支撐自己的體重。同時鍛煉用腳蹬住一個較細小的麵也能支撐全身的平衡。
攀登要有足夠的勇氣。當然事先要考慮到攀登架是否結實牢靠,支撐點不會打滑等安全因索。而且家長要在一旁監護,同時鼓勵孩子敢於攀登。如果幾個孩子同時攀登,要防護彼此蹬踢的傷害,注意架子的支撐是否安全。
小貓吃魚
方法:畫好幾條魚,塗色剪下.分列擺在2層以上的台階讓孩子扮作小貓,家長一邊說兒歌:“小花貓,上高台,吃完魚,走下來”,一邊教孩子自己走上台階去拿小魚)可蹲下,也可站在低層彎腰取高層的小魚,再從台階上自己走下來。
目的:練習攀登及蹲下的動作,培養動作的協調性。
騎三輪車
方法:腳踏的三輪車比電瓶車及電動摩托車更有用。有一種兩輪的矮小自行車,後麵有兩個輪子可以放下來如同三輪車一樣,這種車適用於4—5歲的孩子,當孩子學會之後,後輪上升就如同兩輪自行車一樣。兩歲半3歲的孩子由於平衡和協調能力較差,以老式三輪車更為安全。孩子先學習向前蹬車,家長在旁監護,盡量少扶持,熟練之後,自己會試著左右轉動和後退,雙足同時踏,配合雙手調節方向,身體依照平衡需要而左右傾斜,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協調練習。
目的:練習駕駛平衡和四肢協調。
學接、拋球
方法:在兩歲之後,寶寶先學會接滾過來的球,經過常常做戶外運動,也會接從遠方扔過來先著地後反跳的球。由於球先落地,已經得到緩衝,再接球時已作好準備,所以較容易接住。現在寶寶可以再進一步學習接直接拋來的球。
開始練習時,二人距離越近越容易接住。拋球也是限於直接拋到寶寶預備好的雙手當中,使寶寶馬上接住。這種練習逐漸增多,寶寶的技巧熟練之後,距離可漸漸增加,可以達到lm左右。而且球的落點可以在寶寶的肩和膝之內,使寶寶有時要將雙手抬高,有時要略微彎腰將球接住。
目的:鍛煉體格和協調動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