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形式的演說,開頭總是關鍵。在演說開始後的幾分鍾或者幾秒鍾內,聽眾通常會決定是否接受演說,是否聽下去。但是準備演說從來不是從開頭入手,而是應當先確立演講的目的,然後圍繞目的收集材料,並將材料加以組織整理,最後要做的才是著手準備開頭。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選擇正確而恰當的開頭方式。不同類型的演說,需要有不同的開場白與之相對應,而每一個精彩的開場白,都有著它必須遵守的一些原則。
1、學會和聽眾“拉關係”
在演講過程中,最好的方法是,一開始便指出你與聽眾之間具有某種關係。
英國首相哈羅德-麥克米蘭曾經在美國的印第安納州德堡大學向畢業生講話,他是這樣開頭的:很感激各位親切的歡迎辭,我身為英國首相,應邀前來貴大學,實非尋常等閑之事。不過我覺得,本人當前的政府職位,恐怕不是各位盛邀的主因。我的母親是美國人,出生於印第安納州,而我父親則是德堡大學首屆畢業生之一。我可以向各位保證,我深以與德堡大學有關聯為榮,並以與各位是同鄉為幸……
開頭的這幾句話便打開了與聽眾交流的通道,這是最簡明而真誠的。麥克米蘭提到美國學校,以及他母親和身為先驅的父親所熟悉的美國式生活,馬上就替自己贏得了友誼,也使自己很快進入了演講角色。
2、以驚人的結果構成懸念
以倒敘方式布局的演講,常采用這種思路設置懸念。聽眾被驚人的結論所吸引,就會進一步去研究這個結論是根據什麼得出來的。
下麵就是一篇演說的開頭:
在82年前,也正是這個時候,倫敦出了一本被社會公認為不朽的小說傑作,很多人都稱它是“全球最偉大的一本小說”。當該書出版之初,倫敦市民在街頭巷尾,朋友相遇,都要彼此問一聲:“你讀過這本書嗎?”答案一定是:“是的,我已經讀過了。”
這本書出版的第一天,便銷出1000冊,兩星期內共銷出15000冊;自然,以後又再版了許多次,世界各國都有了譯本。在幾年前,大銀行家摩根用高昂的價格,買到了這本書的原稿,現在這本原稿和摩根其他的無價寶物一並陳列在紐約市的美術館中。這一部世界名著是什麼呢?就是狄更斯所著《聖誕節的歡歌》。
這篇演說的開頭非常成功,它一開始就引起聽眾的注意,並且還使這種興趣逐步增大。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它勾起了你的好奇心,使你的心情仿佛懸在半空中。
3、用實物來刺激聽眾注意
在一個古錢幣展覽會上,一位男士用兩個手指捏了一枚錢幣,高舉過肩,這自然使觀眾都向他手上的錢幣看。然後,他才開始演講:“在場的諸位,有沒有人在街上撿到過這樣的錢幣?”接著,他開始講述這枚錢幣的珍稀和他的收藏經過。
拿一些實物來給聽眾看,這是引人注意的一個最容易的方法。這種實在的刺激物,有時在一些知識程度較高的聽眾麵前,也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4.為聽眾提供背景知識
如果聽眾對演說的主題不熟悉,那麼有必要在開頭向聽眾講清有關的背景知識。因為這大大有利於聽眾理解演說。美國空軍少將魯費斯-比拉普斯在夏努特空軍基地的一次宴會上的演說,就對“黑人遺產周”的背景知識做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