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辦事爽快,雖然不失為一個優點,但同樣是直來直去,有的人處處受到歡迎,有的人卻處處得罪人。究其原因這就涉及講話的方式方法。
生活中有些人快人快語,有啥說啥,口無禁忌還一片真心。假如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大家彼此比較了解,知道這是你的個性,可能這還算你的可愛之處。假如在陌生之地,不熟悉你的人麵前,不分地點場合,不分談話對象,一律口對著心,心裏想什麼就說什麼,這是社交大忌。由於多方麵原因所限,不能保證你想的、說的都對,而且聽話人的接受能力也不同。不分青紅皂白、不講方式方法的直言快語,往往會帶來不良後果。輕則使人難堪,重則造成隔閡,遭人怨恨。
所以,要想獲得別人的肯定和信任,說話就要注意場合和技巧,不能隻圖一時之快而隨意傷害他人。比如批評別人時,雖然心地坦白,毫無惡意,但如果沒考慮到場合,使被批評者下不了台,麵子上過不去,不但對方難以接受,反倒徒增對方的憎惡。
再有一種情況,可能平時說話時沒有注意,觸動了別人的短處或隱私,無意之中也傷害他人。一旦知道自己說話直得罪了人,就要找機會真誠地向對方道歉,取得諒解。如果是在公共場合傷了對方的自尊,不妨在原來聽到的人都在場的情況下,巧妙地以意義相反的話抵消前麵話的副作用,對方自會諒解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過,如果一個人一向說話很直,經常得罪人,千萬不要寄希望於每次依靠道歉來取得別人的原諒。因為經常傷害別人,又經常向人道歉,別人一定會認為你這個人口是心非。
有類似經曆的人不妨回過頭來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忽略了場合,說話方式是不是觸及了別人的隱私?同樣是提意見,為什麼不以更易於被人接受的方式達到預期的效果呢?說話時先為對方著想,不要動輒以教訓的口吻指責別人,要注意維護對方的自尊。這樣就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直爽、坦誠,雖然不失為一種優點。但是,在生活中,如果說話過於直接,任何情況下都實話實說,常常會得罪人,讓自己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一位非常豐滿的婦人走進一家服裝店,剛一進去,售貨小姐就對她說:“大娘,你太肥了,我們沒有你可以穿的衣服。”
這位太太正想反駁,那位小姐又加了一句:“不過人老了還是胖一點好。”
這位婦人氣得已經不知道說什麼了,此時,老板娘從後麵走出來,這位太太馬上告狀:“我今天是招誰惹誰了,怎麼才進店,就被你們店員說我又胖又老?”
老板娘很不好意思地趕緊賠不是,但是她說的話卻是再度傷害了婦人:“我們這位店員是從鄉下來的,特別不會說話,她就會把真話直接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