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人物形象。
哈姆萊特。
哈姆萊特。
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形象。哈姆萊特是丹麥王子,但他身上卻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輝。他遠離祖國來到德國盛登堡大學學習,深愛人文主義思想的熏陶,對世界,對人生充滿著美好的幻想。他讚美人類,認為”人類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神,萬物的靈長”!把人抬高到神的地位,具有反神權精神。他向往美好的愛情和友誼,他和霍拉旭相處,他對奧菲利婭的赤誠之愛,對伶人的憐憫之情,都體現了他的反封建等級製,要求自由平等的願望。他崇尚理性,辦事注重事實和經驗。他能文能武深受人民愛戴。他是一個典型的人文主義者。
克勞狄斯。
克勞狄斯的突出性格特點是要陰謀和搞兩麵派,在哈姆雷特留學國外期間,殺死隻長篡奪王位,娶了嫂後。其人荒淫,陰險,狠毒,虛偽。但同時他又並非莎氏先前描寫的諸如伊阿古那樣的惡棍巨人,他充其量不過是個犯罪的小人,他看上去似乎隻想安享作惡後的果實王位與王後,但一種犯罪感攪得他良心不得安寧,言行舉止處處給人以緊張感,他好像本來不願再繼續作惡了,但又從王子裝瘋,特別是刺死禦前大臣一事中覺出了他對自己的威脅,索性便橫下一條心,非得消除心腹之患不可。”以不義開始的事情,必須用罪惡使它鞏固”,麥克白講過的這句話的確是野心家的經驗之談,也同樣適用於克勞狄斯。
波羅涅斯。
波羅涅斯這位禦前大臣是克勞狄斯智囊式的重臣,他在促成克的加冕方麵立下了汗馬功勞,兩人之間的關係”正像頭腦之於靈魂一樣密切”。為了表示對這位奸王的”忠誠”,他不惜以親生女兒為誘餌,甚至以個人生命為代價,卻窺探王位合法繼承人哈姆雷特的隱秘。這個出賣靈魂的老家夥,言行有時極其愚蠢,有時卻又精明透頂。出於一個父親對子女關切的教誨時,他說出來的話是如此的通情達理,不失為一個處世經驗豐富的長者;但當他要在國王、王後還有王子麵前獻殷勤時,他的言談舉止則顯得那麼做作,多餘,故弄玄虛,囉嗦而且可笑。
奧菲莉婭。
奧菲莉婭這位哈姆雷特的情人,她純真美麗,遵從父親之命去見戀人,無意中卻被父親利用。這位千金小姐賢淑、溫柔,苦命而又脆弱,她既愛哈姆雷特又愛她的父親,哈姆雷特刺向她父親的一劍,也劍在她的心上。她那脆弱的神經根本就受不了這種矛盾的折磨,於是,戴著花環唱著歌落河而死,也就成了她靈魂的最後歸宿。
雷歐提斯。
雷歐提斯的身上完整地體現了典型的封建複仇方式,即以血還血、以牙還牙,視複仇為自己必盡的義務。他其實並不愛他的父親,一度正在努力掙脫父親的管束,但一聽到父親被殺的消息,便立即從國外趕回了丹麥,興師動眾,迫不及待地要複仇。顯然他在心中把家族利益看得比忠君的責任還要高。他這種果斷、善於發動別人的作風恰好跟哈姆軒特優柔寡斷單槍匹馬的處理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雷歐提斯按理說應是最講信義的騎士,最終竟和奸王勾結,用抹了毒藥的利劍暗算哈姆雷特,這說明了他性格中那種隻要能達到目的就可以不擇手段的劣根性。這樣一來就讓性格暴躁、行為過激的他更惹人厭惡了。但雷歐提斯臨死前的懺悔和對克勞狄斯的揭發,也算為自己以得觀眾一定程度的諒解了。